第216章 天子威仪,叛人服死
“陛下,果真如赵车骑所料,孙权遣使潜来上庸!”
因西城之功升为殄吴将军的爨熊登上城头,对着并肩而立的天子与赵车骑抱了一拳,神色有些振奋。
“哦?何时擒住的?”刘禅心情不错,饶有兴致地笑了笑。
“就在今晨!其人与一众樵夫混在一起,臣帐下司马惧有变故,便将他们全部抓起来了!
“不过,那吴使除一身粗布烂衫外,根本看不出是樵夫农人,一审便知其乃吴使!”
“樵夫可曾放归?”刘禅问道。
“陛下…臣恐其中尚有吴人,并未放归!”
“将军心细,诚可嘉也。”刘禅赞爨熊一句。
沉吟片刻,吩咐道:
“便是有吴人混在其中也无妨,都放了吧。
“对了,遣军中文吏向他们道明缘由,人赐粟二斗致谢。”
爨熊一滞,瓮声遵命:“唯!”
“那吴使现在何处?”刘禅问。
“尚在臣营!”
刘禅颔首:“将樵夫放归,再将那吴使带来。”
殄吴将军领命而走。
就在此时,肉袒献降的姚静、郑他、李辅、张梁四将被高翔押到了城头之上。
“罪将…罪将叩见陛下!”数月前才率众降魏,弃明投暗的姚静、郑他二将膝盖一软,跪在了地上,根本连头都不敢抬。
二人原是西城土豪,大汉对他们采取了羁縻政策,委以将军号,命他们在西城以西的定远要塞镇守,其众共七千余人。
七千余人什么概念?
据申仪交出的户口籍簿,整个西城在籍户数不过九千,郑、姚二将麾下七千余部曲,大致相当于西城每户都有一丁在他们帐下听命。
“朕有些为难,不知当如何处置你们,你们可能为朕出谋划策?”
郑、姚二将闻得此言,顿时被吓得脊背发凉,汗毛倒竖。
抬头望去,却见那位年轻得不像话的大汉天子并没有看向他们,只是望着群山若有所思,虽无愠色,却还是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事实上,二将早已知晓了曹真、张郃、司马懿诸将在关中接连大败的消息,也早就料到,汉军多半会趁此时机袭夺东三郡。
彼时,二将便已骇然惶恐。
好在按照常理而言,朝廷不大可能再让他们这些墙头草戍守上庸,然而孙权水师隔绝了汉水,让他们彻底失去了与中央的所有联系。
他们走无可走,逃无可逃。
又因西面有申仪作为屏障,让他们生出了些许侥幸之心。
待得知吴国进逼西城时,他们又生出了另一种侥幸。
他们与蜀有怨,降汉不可,倘若吴国有本事从申仪手中夺下西城,再率众来围上庸,他们降吴便是,孙权定然能给他们一个好去处。
东三郡地处汉、魏、吴三国的中间地带,凭山恃险,易守难攻,是三国都想争取而不愿动兵之地。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步骘、诸葛瑾这些吴国大将,竟会与蜀汉一起进围上庸。
更诡异的是。
他们适才特意降吴而不降蜀。
可吴人竟问也不问,直接便把他们押到了此处。
——汉天子跟前。
见二人许久不答,那位负手面山而立的天子徐徐出声:
“既然你二人无话可说,那便只能按朕本意来了,来人……”
“陛下,陛下饶命啊!”姚静登时被吓得骨头都软了,匍匐在地,泣声求饶。
“陛…陛下……杀降不祥啊!”那郑他情急之下亦是口不择言,想到了什么便说什么。
姚静双手扶地,抬头仰视那位天子,却见那天子眉头微皱,似乎并没有回心转意。
惊惧之中,其人搜肠刮肚,想再说些什么好话向这位天子求饶,可是却怎么也组织不好语言,只是木讷地哭喊着饶命。
“杀降不祥?”刘禅皱眉。
“尔等可识吕布否?
“当年曹操诛吕布,天下可有非议者?
“尔等才能不及吕布,反复却如出一辙,纵是杀了,天下之人也只会拊掌称快。”
闻得天子此言,郑、姚二将俱皆失色,面如死灰。
“陛…陛下…念在我二人举城而降,不曾伤汉军将士分毫份上,饶我们一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