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连横(第2页)
相比之下,白军本该成为核心的科尔尼洛夫却出人意料地发挥不力,虽然谈不上彻底分裂,但内部运转已经紊乱到足以影响战局的地步。
因此,他们急需一个能取代科尔尼洛夫、把那些桀骜不驯的白军将领重新凝聚在一起的人物。最终汉斯和法金汉、鲁登道夫商议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塞克特最为合适。
“只要是他,一定能镇压住那些只顾自己野心的‘和尚’,让这艘名为白军的船重新回归正轨。”
当然,就像贝特曼-霍尔维格说的那样,这确实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但汉斯这人不喜欢赌博。
除非是不得已的情况,否则他宁愿选择稳妥一点的方式,哪怕因此显得有些过犹不及也在所不惜。
“再说,这次我还让曼施坦因带着莫德尔、古德里安、隆美尔这些未来之星一起前往,借这个机会实战磨练一番。白军的指挥问题,应该不用再操心了。”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也如约加入了白军。而来自波罗的海、波兰、芬兰、乌克兰这些警惕苏俄扩张的国家所派遣的人力,还有从欧亚各地召集的志愿兵团,也即将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
虽然他们未必能彻底改变战局,但至少能稍微缓解白军在敌军人海战术下的窘境。
“如果是塞克特将军,他一定会像往常一样,圆满完成任务回来。”
“没错,总理阁下。”
因此,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信任他,然后回到自己的工作上去。
“当然,在那之前,还得再让陶德曼再跑几趟。”
虽然有点不好意思让他远赴他乡这么辛苦,但上司都忙得团团转了,属下哪能只顾清闲?
所以他还得再辛苦一下。
嗯,奖金,到时候会一并补上的。
......
“义勇兵们,请往这边来!”
“喂!那边妨碍通行了,把行李放到另一边去!”
1916年4月16日。
就在这天,塞克特带着军事顾问团离开海参崴,前往伊尔库茨克,与白军高层展开了一场名为“德国式训练”的愉快会议。而与此同时,一批悄然到来的义勇兵,也抵达了海参崴。
海参崴的俄国人望着这些毫不掩饰老兵气息的义勇兵,神情复杂,而义勇兵也依序被派往预计将爆发激战的贝加尔湖战线。
“可恶!连那种半吊子都能上前线,为什么我们却还得窝在这儿!”
自大战时期占领海参崴起,一直驻扎在外满的“浦盐派遣军”(日本对海参崴的称呼),也就是日本军人们,看着即将奔赴前线的义勇兵,眼中满是羡慕。
不只是比义勇兵更早抵达的英国远征军,就连来历不明的杂牌军也都奔赴前线与敌作战,唯独他们这些日本人,仍被困在海参崴动弹不得。
“由比参谋长!本国方面还是没有回应我们关于出征的请求吗?”
“是的,阁下。无论是内阁还是大本营,现在都只是反复强调‘再观望一下’。”
“我们都在这儿耗了两年了,到底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面对参谋长由比光卫中将的答复,名字总让人联想到棒球选手的浦盐派遣军司令官大谷喜久藏大将捶胸顿足。
这是扩张日本在远东俄境影响力的绝佳机会,可他们却只能在海参崴原地踏步,干看着别人上战场。
他原以为随着首相从因干预xx问题失去支持的大隈更换为原敬,局势会有所转机,结果换汤不换药,看来又要继续在这鬼地方百无聊赖地蹲下去了。
“可我们又能如何呢,司令官。连塞克特将军都亲口表示,希望日军能留在滨海边疆区,以防敌军游击队的骚扰......我们只能留下。”
“呃呃呃......我们明明也能打得很好啊!”
大谷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懑,低声咆哮。
然而塞克特,确切说,是他背后的汉斯,根本无意让日军在俄国内战中活跃,借此扩大他们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