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大声密谋(第3页)
“就在布尔什维克大会上,在所有()员齐聚的场合,在决定苏维埃未来的地方,正式地、公开地谴责托洛茨基,批判他,逼他下台。”
“嗯,要是一个人攻击他还可能说得过去。但若是我、你们,还有不在这里的季诺维也夫同志一起出手,他一定措手不及。”
“没错,加米涅夫同志。我会去联系季诺维也夫同志,他一定会同意的。”
何止是同意。
他恐怕会比谁都积极主动地冲在最前头。
毕竟,季诺维也夫早就嫉妒那个风头盖过自己、却不是列宁旧部的托洛茨基,并对他心怀恨意。
“那就开始行动吧。离布尔什维克大会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听到加米涅夫的话,布哈林与正悄悄露出阴冷笑容的斯大林默默地互相点了点头。
骰子已经掷出。
是时候给托洛茨基一脚,把他踢下台了。
......
1916年12月18日。
原本应在1920年召开的第九届布尔什维克党大会,因为俄国革命提前爆发,也随之提早四年揭开了帷幕。
然而,大会的气氛却丝毫称不上热烈,哪怕是场面话也说不出口。
毕竟,此时别说全面爆发的内战了,就连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叛乱,也尚未平息。列宁格勒的对峙仍在持续。
事到如今,虽说在座众人都不愿承认,但曾是共产主义者梦想与希望的苏维埃俄国,已濒临崩溃的边缘。
在这样的局势下还能笑得出来的人,恐怕也只能是反动派了。
“演讲准备好了吗?”
“是的,托洛茨基同志。”
正因如此,这一次的布尔什维克大会对托洛茨基而言,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托洛茨基也很清楚,眼下的局势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对自己极为不利。
“无论如何,必须在这次大会上平息不满与动荡,扭转局势才行。”
只有这样,他才能继续留在苏维埃的领袖位置上。
也只有他继续作为苏维埃的领导者,苏维埃才能正常运转下去。
“因为别人根本不行。”
在托洛茨基眼中,季诺维也夫不过是个脑子里全是废话的无能机会主义者,加米涅夫不过是个边角角色,布哈林是个唯物论的书呆子,只会说空话。就连亲近的斯大林,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个只会按他话老实死板做事、能力平平的凡人。
这些人,谁都不具备领导苏维埃俄国的资格。
“归根结底,只有我。”
唯有他,唯有托洛茨基,才能真正、也唯一正确地引领苏维埃前行。
如今这场困局,不过是命运暂时的不眷罢了。
托洛茨基坚信这一点,他迈开脚步,缓缓朝大会会场走去。
“起来,受诅咒的、被打上烙印的,全世界饥饿与受奴役的人们啊——”
伴随着依旧如往日般高昂,却在此时显出几分讽刺意味的《国际歌》合唱,第九次布尔什维克大会就此开幕。
但这首象征着革命与苏维埃俄国精神的圣歌,在此刻已成了无力的象征。
“这是我们最后的、也是决定性的战斗,与国际歌同行,人类将得以重生——”
合唱结束,那比以往更为乏力结束的《国际歌》渐渐平息,托洛茨基面色铁青,深吸一口气,准备走上演讲台。他刚要迈步而上——
哗啦啦——
“?”
却不料,他的脚步甚至还未踏上台阶,便被迫止住了。
几名布尔什维克成员忽然挡在了他面前。
“你们在做什么?快让开!”
托洛茨基怒不可遏,显然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无论他怎么呵斥,对方都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踏、踏、踏、踏——
托洛茨基僵在原地,进退不得。与此同时,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响起,一群人从他身边越过,走上了演讲台。
就在这一刻,宣告托洛茨基陨落的戏剧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