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 作品

第267章 失败者的下场(第3页)

我当然知道。

听说俾斯麦一天能吃一百个生蚝。

他那鼓鼓的肚子,十有八九就是这么吃出来的。

“......总之,我得做好心理准备了。”

“咦?吃生蚝还需要做什么心理准备?”

“有时候就是需要。”

眼下又是一场不知几次的交粮攻防战在等着他。

该有的觉悟,是绝对不会少的。

......

“科尔尼洛夫拒绝了我们的停战请求。”

“准确来说,恐怕是他背后的英国人或汉斯·冯·乔拒绝的。”

托洛茨基被排挤出权力核心后,会议室里的人数少了一位,却多了几分沉重的叹息。

虽然一开始也没指望事情会轻易解决,可好不容易想出的谋略,就这样被人一句话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实在让人窝火。

“既然如此,干脆与叛军谈判是不是更好?”

季诺维也夫小心翼翼地举手发言。

要镇压喀琅施塔得叛乱,区区一两万人根本不够。

至少要五万以上,而且还得是那些对布尔什维克忠诚、不易受水兵宣传动摇的精锐部队才行。

可这些精锐早就被牵制在与白军的战线上,难以调动。

原本是打算以处理战死者等名义与白军暂时休战,先平定喀琅施塔得的叛乱,可连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传回来的,只有一句话:不亲自来谈,休战绝无可能。

于是,正如托洛茨基批评过的那样,性格偏向机会主义的季诺维也夫觉得,与其这样耗下去,不如答应水兵的一些要求,以换取叛乱的平息......

“这话万万不可说出口,季诺维也夫同志。答应他们的条件,对我们只有害处,毫无益处!”

以加米涅夫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高层们强烈反对了他的提议。

也是理所当然的。若仅仅是停止战时共产主义,那还情有可原,但叛军提出的要求中,包括苏维埃自由选举、打破官僚体制等,根本是在动摇布尔什维克政权的根基,岂能容忍?

而布尔什维克,对他们好不容易掌握在手的政权,可没有一丝一毫想要放弃的打算。

“我也反对。答应叛军的要求,无异于自暴其短。”

“我也赞同布哈林同志的看法。一旦处理不好,反而会给托洛茨基卷土重来的借口。”

“唔......”

最终,就连布哈林与斯大林都表达了反对意见,季诺维也夫的提案也只得随着他低沉的叹息一同被搁置。

“那剩下的选择,就只剩下照反动派的意思去谈判这一条了。”

“唉......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确实如此。”

继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之后,他们将再次失去领土。

科尔尼洛夫等反动派也会安然无恙地存活下来。

要是托洛茨基在场,恐怕早就跳起来大喊“宁死不屈”,坚决反对了吧。

可坐在这里的这些人,远比托洛茨基灵活得多;更何况,眼下已无力再打一场更大的内战。

他们已经山穷水尽,俄罗斯人民也已呼喊着“拜托,别再打了”;要想平息民怨,终结这场因战时共产主义引起的喀琅施塔得叛乱并重建经济,就必须吞下这份屈辱。

再说了,事到如今,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不正是托洛茨基吗?

那这第二次割地的责任,也该由他来背负。

这话若是被托洛茨基听见,定会暴跳如雷地喊“开什么玩笑!”

但这,正是权力斗争中败者必须承担的代价。

“但也不能让反动派和西方列强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那是当然,加米涅夫同志。我们必须在谈判中尽可能减少损失。”

布哈林一脸郑重地说道。

虽然现在看似游刃有余,但那些人恐怕也不想在俄国内战中深陷太久。

所以就僵持下去,尽一切可能撑住局势,在桌上争取最好的条件。

那是苏维埃俄罗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