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总理之争素来如此(第3页)
......
“绝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与此同时,在有力的总理候选人正合力积蓄力量之时,德国国内另一股绝不能被忽视的政治势力也悄然开始行动。
正是德国社会民主党。
“直到如今,我们社民党一直稳坐帝国议会第一在野党的位置。”
虽然因为斯巴达克同盟策动的汉斯·冯·乔袭击事件而受到剧烈动摇,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一地位尚未动摇。
“如今,是时候从帝国议会,放眼更大的未来了。”
“舒马赫先生,难道你想主张我们社民党应该参与这场总理争夺战?”
“没错,穆勒党首。”
面对现任党首,同时是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总理之一、并曾以德国代表身份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赫尔曼·穆勒(hermann muller)的质问,社民党的新生力量、活跃于斯图加特的库尔特·舒马赫(kurt ernst Carl schumacher)答道。
“我当然也清楚,由我们社民党推举出一位总理,是何等艰难的事。即便帝国议会权力有所增长,最终决定总理人选的,还是陛下。”
虽说年事已高的威廉二世比年轻时温和了些,即使他真的回归年轻时那位“工人皇帝”的姿态,也绝不可能任命一个社民党出身的人做总理。
为了生存,社民党早已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切割,转而提出社会民主主义,但他们仍被当作“外物”看待。
“但,部长的位置,我们还是可以争一争的吧?”
“哦哟......”
时机也堪称绝妙。
正是因应社民党与德国劳工界的要求,帝国即将设立劳动部,并在下一届内阁中增设劳动部长一职。
“而劳动部长这一职务,本就应当由我们社民党来担任。”
为此,必须要提高社民党的政治身价。
说得直白点,就是争取从龙之功,扮演“造王者”的角色。
无论是阿登纳领导的德国中央党,还是施特雷泽曼领导的德国人民党,虽说同为保守政党,与社民党关系并不友好,但他们也无法无视第一在野党社民党的力量。
“既然让年轻人说到这种份上,我们也不能再坐视不理,不是吗,穆勒党首?”
“伯恩施坦议员......”
“若有朝一日想真正夺取总理的宝座,那就得从现在迈出果敢的一步。下定决心吧,党首。”
这话出自年过七旬、依旧活跃在帝国议会前线的社民党元老,爱德华·伯恩施坦之口。他也是促使舒马赫加入社民党的重要人物。
听完这番话,穆勒陷入了沉思。
“好吧,那就试试看。”
不过,这番沉思并没有持续太久。
反正社民党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舒马赫先生,可以替我准备一场记者会吗?”
“我将全力以赴。”
最终,社民党决定加入这场总理之争。
当然,出于现实考量,他们并非以总理为目标,而是以进入内阁为主要诉求。但毫无疑问,这将给柏林政坛投下巨石,掀起巨浪。
“阿登纳也好,施特雷泽曼也罢,难道我还不如他们?”
然而,与胸有成竹的社民党不同,这世上总有不自量力、妄图争夺总理之位的家伙,
没错,他的名字,就叫做帕彭,弗朗茨·冯·帕彭。
“没错,帕彭。与其把总理的位子让给那些臭外地的平民,不如让你来当,至少强多了。”
“施莱歇尔。”
“正好,我为了助你一臂之力,带来了些老朋友。”
“柯尼斯堡市长,卡尔·弗里德里希·格德勒(Carl friedrich goerdeler)。”
“咳咳,我是来自慕尼黑的恩斯特·罗姆(ernst r?hm)。”
帕彭在议会中毫无口碑,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势力,但他的挚友库尔特·冯·施莱谢尔(kurt ferdinand friedrich hermann von schleicher)却不顾一切,将那些在新政秩序下被边缘化的政治人物一股脑拉了过来。
就这样,此刻,这场谁也预料不到的总理争夺战,即将全面升温。
——————
听书有真人讲书了,感兴趣的可以去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