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 作品

第310章 有证据就是去了?(第2页)

“伤亡情况?”

“幸运的是,几乎没有伤亡。不过......我们带回了几个俘虏,其中,有美国人。”

“美......国人?”

然而,凡事皆有代价,线索终将现形。

奥斯曼帝国,终于在这一刻,握住了那条通往真相的尾巴,接近了这场“阿拉伯讨伐”背后的真正内情。

“伊斯麦特,你是说,现在在沙特家族背后,站着的是美国?”

“很不幸......是的,首相阁下。”

但这个真相,对他们而言,未免也太沉重了。

......

“我这一生经历过许多事,但像这次这样荒唐的局面,还是头一回。”

几年前,姓氏法重新制定,奥斯曼帝国首相凯末尔·卡赫拉曼图尔克(kemal kahramanturk)因其功绩,被帕迪沙亲自赐予含义为“图尔克英雄”的姓氏“卡赫拉曼图尔克”。他此刻仿佛头痛欲裂般抚着额头,长叹了一口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美国,美国居然是幕后黑手。 谁能想到,新大陆的霸主,那个看似与奥斯曼帝国毫无关联的国家,竟会是操控沙特家族与阿拉伯人的背后主谋?

至少凯末尔完全没有料到。

“喂,伊诺努司令,美国真的是在支援那些阿拉伯人吗?”

而坐在一旁的穆罕默德五世长子、现任帕迪沙穆罕默德六世·齐亚丁(mehmed ziyaeddin),脸上也浮现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显然与凯末尔的感受如出一辙。

“是的,陛下。”

然而回答却仍旧如初。

“我亲自审问了那些与阿拉伯人一同被俘的美国石油公司职员,得出的结论。严格来说,不是美国政府,而是美国的石油公司在支援沙特家族。不过,说到底,那些公司也只是代行政府意志而已,本质上没差。”

当然,一开始连伊诺努也差点被蒙蔽。

那些美国人一口咬定自己不是与阿拉伯人一伙的,而是被俘的无辜人质,试图以谎言脱身。更何况伊诺努一开始根本不曾怀疑,美国竟会站在沙特家族的背后。

但当他怀着一丝疑虑持续审问时,美国人便开始言辞矛盾,漏洞百出。最终,有人扛不住压力开了口,伊诺努这才拼凑出真相。

“果然,罪魁祸首还是石油吗?”

“没错,他们之所以与我们的侦察部队接触,就是在执行一项石油勘探任务。”

“贪婪之火的燃起,正是这场灾祸的源头。”

穆罕默德六世闭上眼叹息。

身为一个继承了其父亲温和性情、平日里乐于关怀贫者的温良君主,对于美国人这般肆无忌惮的贪婪,仅仅是听闻便让他作呕。

其他奥斯曼高官亦是如此。

“绝不能容忍美国的所作所为,陛下。阿拉伯半岛理当属于我奥斯曼帝国的疆土。”

“没错,陛下!此事必须严正抗议!”

尤其是伊诺努和恰克马克(mustafa fevzi?akmak)这类军方人士,更是坚定主张帕迪沙应当采取强硬态度。

在他们看来,美国的举动已是赤裸裸的主权侵犯,连国际法都难以包容。

“可美国真的会把我们的抗议放在心上吗?”

“没错,若他们像英国在摩洛哥那样厚颜无耻地回应,我们恐怕也束手无策。更何况我们在大战中是败战国,即便如今面子上挽回了一点,但美国终究是胜者。”

但与态度强硬的军方不同,以马赫穆特·杰拉莱丁·巴亚尔(mahmut Celalettin Bayar,人称杰拉尔·巴亚尔)为代表的一众政界人士则多是忧虑与长叹。他曾在正史中担任土耳其共和国第三任总统,如今则是奥斯曼帝国外务大臣。

奥斯曼帝国手中有确凿的证据,那些美国石油公司的员工就是活生生的物证,他们亦不像当年的西班牙那样只能软弱到眼睁睁看着英国掠走权力。

但列强之所以为列强,不正是因为“就算有证据也能矢口否认”吗?

即便是美国,也无异于此。

“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对此事闭口不言。”

会议室内,喧嚣未歇,凯末尔却缓缓闭眼沉思片刻,终于开口。

“我们奥斯曼帝国,绝不能容忍美国的行径。若是我们还想保有主权,想要以‘帝国’之名屹立于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