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大萧条(第2页)
一脸狐疑的他还没来得及从震惊中回过神,汗流浃背的沙赫特就已和汉斯在旁边苦口婆心地劝说起来。说什么美国经济正在毫无察觉地一路奔向悬崖边缘。
“钢铁产量在下滑,建筑业不行,汽车行业也不如以往了。”
“是不是该考虑抽身了?就连联邦储备银行都说市场投机太严重,可能会崩盘呢。”
与此同时,美国的股市亦开始弥漫起一股不祥的气息。
正如沙赫特所言,察觉到经济中隐隐浮现的萧条征兆,联邦储备银行罕见地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这一下可把投资人吓得心惊肉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股市怎么会跌?美国经济可是无敌的,无敌啊!” “跌了反而好吧?趁便宜多买点股票才划算啊。”
“冲啊——要起飞啦啊啊啊啊啊!!!”
然而,美国国内仍有大量人沉浸在股市将持续上涨的美梦之中。尽管联储的警告一度引发股市剧烈震荡,但这场暴跌很快便得到了控制,这反而加剧了人们的盲目乐观。可美国经济潜藏的问题,并未因此消失。
现实经济指标仍在下行,普通民众像未来的次贷危机那般,被“过于容易的贷款”诱惑,背上了沉重债务。市场的微跌与反弹此起彼伏,危机的前兆正逐渐显现。
“梅隆财政部长,最近股市频繁出现小幅暴跌,您怎么看?”
“我反倒认为,这是我们经济健康的象征。”
“您说......股票下跌,是健康的象征?”
“像我这样的经济专家称之为‘市场调整’。这是一个被投机过热扰乱的市场,正在回归本位。”
“原来如此。那么,如部分金融人士担忧的那样,大崩盘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对吧?”
“当然。借用着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的话来说,‘股票价格正处于一个永远不会下跌的高原’。所以请国民们安心工作,继续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吧。”
但正如所见,美国政府仍深陷在自欺式的乐观情绪中无法自拔,而股价也像巴别塔一样,朝着天际节节攀升。
“哈特里先生!您承认自己犯下了诈骗罪吗?”
“哈特里先生!请回答!”
就在这时,一颗继石油危机之后、甚至比石油危机更为猛烈的重磅炸弹突然爆炸了。
不过,这次爆炸的地方,不在美国。
而是只要世界上哪里出点乱子,就总少不了掺一脚的英国。
英国知名投资人克拉伦斯·查尔斯·哈特里(Clarence Charles hatry)因诈骗与伪造股票罪被警方逮捕。
讽刺的是,这一切的起因,居然还是石油危机。
哈特里押注油价会继续下跌,因而做空与石油相关的股票。但众所周知,在洛克菲勒的干预下,石油危机很快平息,原油价格也迅速回升并恢复正常。
也就是说,赌石油危机会持久的哈特里,彻底赌输了。
最后,为了填补巨额亏空,他铤而走险在股市上动了手脚,结果败露。也因此,那原本可能要几年后才会浮出水面的诈骗丑闻,就这么提前被揭穿了。
更糟的是,哈特里早因奢靡无度、过分炫耀而名声不佳,这桩丑闻的曝光便引发了连锁反应,对英国经济也造成了严重冲击。
“丘吉尔财政大臣,大事不好了!伦敦股市——伦敦股市暴跌了!”
“哈特里你这该死的狗杂种!!”
随着这堪称1920年代“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L. madoff)”的哈特里垮台,其掌控影响力甚巨的伦敦股市也开始迅速崩盘。
对汉斯与沙赫特而言,这又无异于一次吐血三升,而对本就经济疲弱的英国来说,更是头皮发麻的打击。
但对他们来说,更不幸的是,伦敦股市的暴跌,仅仅只是序章。
在一片焦躁不安中,新的一年悄然来临,而真正的灾难之日,终于到来。
......
1927年1月24日,星期一上午九点三十分。
这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依旧如往常般准时开市,无数投资者与金融人潮水般涌入交易大厅。
但投资者们的脸色却一点也不好看。
这是因为,在股市依然像过山车般上下剧烈波动的当下,伦敦证券交易所上个月爆发了一场大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