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个月亮 作品

第181章 犯罪调查 9(第2页)

“咱说近一点,比如你扮演的胡阮,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刚出茅庐的小干警,你的很多关于罪犯或案件的知识大多来自课本上的客观描述,即使真实案件分析,你看到的依然是经过处理的文字。你看不到审讯现场——当然这个你们在实习期肯定就见识过了,你也看不到犯罪嫌疑人的表情乃至微表情、声音、语气等等。而这些信息恰恰传递很多信息,一旦忽略这些信息,可能会给侦破工作带来困难。”

“可是你为什么会这么了解呢?”臧尔沁不禁发出疑问。

林年心里清楚,但有些事儿是没法儿说的。虽说她没干过警察,但前世那些学术训练,着实提升了她观察访谈对象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丰,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多了,她应对各种情况的本事也跟着见长。

她以前觉得“等你到了某个年龄段,你就懂了”这话带着股爹味的傲慢,可等自己到了 30 岁,才明白这是过来人的切身感慨。要细究经历了什么才有这般感悟,还真不好说清。反正,就是在这日复一日的生活里,个人生命一路向前,推着她不断成长,慢慢就懂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事儿。

“或者是因为我跟群演大哥大姐们聊天聊来的吧?我倒不是说这俩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有着相同的地方,让我一通百通。而是说,警察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也要吃喝拉撒,也有父母亲朋兄弟姐妹,再者说警察经常对话的人往往也是老百姓。老百姓也是人,只要是人便有七情六欲,便有人之善恶。警察用自己的双眼和耳朵感知来自老百姓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而我通过和群演聊天,而知道人们的真正生活和情绪。虽然不想说,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早已难用普通来代替了,虽然说演员也是人,但是我们发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会发出‘何不食肉糜’的感慨,因为众星捧月中,我们与大地渐行渐远。”

“年姐,你太厉害了,听你这么说其实是这样的。我本身作为一个娱乐圈小透明,在扮演一个小干警的时候其实也带入了一些本人的处境。比如同样处于某个梯级的末端,自然要对前辈恭敬一些,但又因为戏里戏外,我和姐的熟悉,使得这样的恭敬中透露着亲近,而不是尊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