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个月亮 作品

第205章 m杂志(第2页)

这样想着,林年想到一个未来合作方向,“理姐?这会儿有空聊聊吗?”

在知名问答网站答答网,有这样一个问题:五年前通过《归来》获得柏林电影节影后以及国内三大电影节金铃奖影后的林年是不是昙花一现?

提问题的人这样说道:通过《归来》两度封后的林年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听说这五年来,林年继续和猕猴桃平台深度绑定,经纪人不作为,为林年接拍了很多商业大片,消磨了林年的灵气。看她《归来》之后拍摄的电影,唯有《沙花叶》可以说兼顾了商业和文艺的追求,其他的无不是商业片为主的类型片,既体现不了林年的演技,也磨练不了演技。希望林年能好好回去拍摄文艺片,还是要以拿奖为主啊!

这个问题炸出来很多电影爱好者。

“首先,我觉得你需要想一下自己对于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定义吧?或者你提出这个问题或诉求的背后到底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你大概率是混淆了文艺片和艺术电影,艺术电影才是一个和商业电影相对的电影类型,但这并不表示艺术电影就不追求商业化。艺术电影更加注重……好吧艺术电影这里也得分两种,一种是形式主义的艺术,通常会被认为是‘实验电影’,‘实验’两个字,懂吧?就是你要突破某些电影的东西,比如构图,比如景别,比如镜头长度,比如镜头关系。另一种艺术电影则更强调对现实的官话,某种程度上,五年前林年的《归来》算是关于现实主义的艺术,探讨了某个方面的人性。但如果仔细比较它和法过诗意现实主义流派或者意大利现实主义流派,就会发现《归来》还是偏向了商业片的逻辑。艺术性不是导演的刻意追求,因此也很难被完全归入艺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