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个月亮 作品

第242章 调整架构(第2页)

“你们可能对这个不感兴趣,就当是我的理想主义发作了吧。其实这样做也是激发‘鲶鱼效应’,如果想让自己的项目脱颖而出,除了考虑影片的艺术性,也要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毕竟大家要吃饭,为爱发电,是不可的。所以就让不同的团队之间去竞争吧。”

“但是我们公司没有灯光、造型和录音啊?甚至连美术都没有。”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奚隽说道。

“我就是顺口举例子,但是我们有文学策划,有编剧,有导演,这个配置暂时是够的的。目前柏雪、许珂她们算是领导层的,负责所有小组的项目孵化。目前已经开始的项目《忧郁》的人员配置先暂时不动了……唉,说起这个忘记刚才特意提一下了,别让于甜紧张,文渊,你去给于甜打个电话,说一下情况。”突然想起这个问题,林年先吩咐文渊,省得一会儿忘记。

“目前我们还在筹备中的项目有《徽因传》和《秽土》,前者陈小艺一人既编又导,问明她的意见以后再来决定是否另外配一个编剧。《秽土》自带了导演和编剧,这俩给他们配一个制片人,需要业务成熟一点的,这个项目是即将上马的,纯新人我担心项目运作出现状况。许珂再有能力,也分身乏术。剩下的的……”

“编剧里我们还有湘湘、林鹿和午艾彬,导演的话是叶阅人,孔田然、廖彤雯和李越玮。”人事部根据公司部门名单,把林年提到几人派出,报出人名。

“她们四人之间自由组合,多出来的导演就……让一个编剧两边跑吧?只是叫谁还不确定,而且两边跑的人最好工资要多赚一点,一个编剧担两个项目也是难为她了,希望她手里能有多出的剧本了。制片人有谁?”

“除了许总以外,我们只有两个制片人,吴端静和孙易蒙算是许总的半个助理,常跟着许总外出跑业务。”

“那就能者多劳,每人管两个项目。这样也得考虑工资的问题,这样吧,按照底薪+提成的模式,按照普通制片人的基本工资设定,成立一个项目后根据项目的大小和利润进行分成,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