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个月亮 作品

第320章 文艺代表 2(第2页)

林年:在宣传上,我们希望能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通过乡镇集市、学校活动等多种形式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除此以外,要倾听周边居民的需求,确保每一步都切合实际。在运营商的话……我想想,我还是希望能尽量和本地文化机构合作,培养本地化的管理团队。

真媒:之前跟您了解,这只是开始?

林年:不错,受限于投资等情况,我们不可能一下将这个项目铺展开,所以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话,希望能把这样的模式推广到更多省份,甚至发展出移动影院的形式,服务那些暂时无法建影院的偏远村落。

真媒:可是据我们了解,现在也有这样的流动影院,而且还是免费的。你觉得你会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林年:据我了解,目前移动影院播放的电影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了,五十年代的那一批老人已经渐渐去世,还播放那些很老的电影不能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我觉得可以和他们合作吧,我们来提供片源,他们负责下乡。另外呢,我们也想尝试引入本地文化元素,比如在一些放映活动中加入村民自导自演的短片展映,让他们不仅是观众,更能成为创作者。当然这是有难度的,我们可以先从支持当地大学生申请创作基金开始。

真媒:创作基金?

林年:不错,乡村影院一旦开始盈利,我打算将一部分利润拿出来支持拍摄计划,具体的方案还没展开,但是可以开放专业学生、非专业学生、本地人等来申请,定期举办工作坊提供培训服务,此外有器械租赁服务。

真媒:这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事情吧?

林年:对,但是做了才知道,前几年可以是起步阶段,慢慢建立起完善的机制。

真媒:如果不能盈利呢?

林年:呸呸呸,不要诅咒我啊……不过,即使不盈利,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托举起这个想法,大不了就从我的片酬里划拉出一部分资金来搞这个事情吧。

真媒:这么看的话,我感觉您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人。

林年:没错,我是有些一些理想主义的,但是我觉得我的理想主义并不那么难以实现,我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先从能落地的开始。

真媒:我觉得,乡村影剧院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按照你这么说的话,如果引入商业模式来支持是不是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