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工绝剑 作品

第739章 新吏部尚书,李安石?!(第2页)

“他这一着,只是逼我们退。”

“但这退,不过是暂退。”

“只要他撑不住,我们便能借势而回。”

“甚至……”

他话锋一顿,眼中掠过一抹寒意。

“回得比以前更深。”

“这一次,是他出手。”

“下一次,便轮到我们。”

“天子未可欺,可若他无力服众,便是咎由自取。”

“到时,谁还敢扶他?”

话音落地,众人皆沉默不语。

林志远却迟疑了一下。

“可王大人,若他真的……补上了呢?”

“若他手中,真有一批人,是我们未曾料到的?”

话刚出口,王擎重眉头猛地皱起。

“不可能。”

他断然否定:“你以为我们眼睛瞎了?西都调人,一来时间短,二来人数少。”

“他若真想补完今日之缺,除非天上掉人。”

林志远低下头,不再言语。

可他心头,却始终有个阴影挥之不去。

他回想起今日殿上。

那一袭玄袍的少年,坐在高阶之上,神色从容,目光沉稳。

不像是赌徒。

更像是——早已胜局在握的棋手。

他不是被动应变,而是引局入门。

他们这些人,仿佛不过是他筹谋中,一颗颗主动请辞的棋子。

而他,只是借势落子而已。

想到这里,林志远后背一凉。

那种被人看穿的感觉,叫人不寒而栗。

王擎重却已不再多想。

他挥了挥袖,道:“诸位且安心歇息,明日静观其变。”

“他敢接,就看他如何接。”

“他若接不住,咱们——再回来!”

王府中堂内,茶气幽幽。

新党诸人虽表面平静,心头却各怀鬼胎。

唯有一个声音,在每人心底悄然响起。

——若他真有准备呢?

——若他真能补上这一切呢?

无人敢言。

可那份疑虑,如同一根针,扎在每个人的心头,久久不散。

金銮殿内,沉如深渊。

昔日朝会时分,总有低语耳语,或笏板轻撞、或衣袂摩挲,如细雨微风,点点声息填满玉阶之上。

可今朝不同。

新党众臣跪请辞官,皆得准奏,如水退潮般尽数而去。高阙之下、丹墀之上,竟空出半列大员。

剩下的,只余数十人。

在这座金光流转、旒帘垂落的大殿之中,这人数——空得令人胆寒。

一半山河,就这样塌了。

风从琉璃瓦上拂过,带着晨露的清凉,撩起旌旄一角。可这轻风之中,竟似卷着利刃,刺得人心惴惴不安。

许居正站在列中,目光在玉阶下缓缓扫过。

每一双眼睛都在看着那高位之上,那位端坐不语的少年天子。

可他们……已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他嘴唇动了动,却终究没有发声。

一旁的霍纲喉结滚动,看了一眼左右空落落的朝列,低声自语:“……都走了。”

“真都走了。”

声音不大,却犹如闷雷砸在众人心头。

那些人可不是寻常文吏,那是一整个朝政系统的骨干所在!

兵部、户部、吏部,三司五库、中枢都官……他们一走,朝政便如断线风筝,直坠而下!

可他们还是走了。

他们真的走了。

而天子,竟真的——放了他们走!

魏瑞垂目站在列中,一语不发,指背青筋暴起。朝列空虚,他身为内廷资深御史,忽觉肩上之责沉如山岳。

“他怎能真允了?”他心中喃喃。

“便不怕,明日国政空转,京城震荡?”

“便不怕,天下观之,疑其无谋?”

“便不怕……这是动了朝根?”

可看向那高阶之上,那位少年帝王仍是神色沉静。

自始至终,他没有一丝犹疑。

这份沉稳,让人佩服。

也让人恐惧。

霍纲低声问道:“我们……该怎么办?”

“难道真由着朝政空着?”

“可陛下都准奏了,我们若劝,岂不等于否了圣裁?”

“若不劝……那接下来的政务,谁来担?”

“清流中人虽尚存,可我们人手不够啊!关键还无人懂得各部章程!”

“更无吏部在侧,谁来启用、任命、定职、调令?”

“这不是毁了新党……是把朝廷打烂了啊!”

话一出口,列中数人都默然。

这一局,走得太狠。

狠得让人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他们向来奉天子为主,辅而不逆;可今日这一着,竟叫他们这些“臣子”,无计可施。

有心劝,却无言可说。

这不是他们能劝得了的局面。

——骑虎难下。

这是许居正脑中升起的第一个念头。

他知道,这一步走得实在太险。

新党集体请辞,是逼。

陛下准奏所有,是破。

可破局之后呢?

怎么补?

谁来补?

这一列列空位,靠几个老臣、几个郡吏、几个学院清流,真的能补得上来?

更何况,大权要职,岂能随意安插!

朝廷用人,有规制、有考核、有资历、有勋绩,不是凭着一纸名单就能上殿封官。

真要如此,便是乱政!

许居正背脊微弓,仿佛承受着千斤重担,终于,缓缓迈步出列,声音沉稳,拱手奏道:

“陛下。”

萧宁微抬眸,眸光静如止水。

“诸臣辞位,已成定局。”许居正沉声道,“然朝务空悬,百司待命,不可一日无主。”

“臣斗胆,请问陛下——可已有补缺之筹?”

这句话说得小心至极。

没有责怪之意,没有质疑之词,只是将问题归于“当务之急”。

可朝堂上,所有人都在看向萧宁。

看他,如何应对这一场自己掀起的惊涛骇浪。

殿中风声再起,旌旗微颤。

那少年帝王静静看了许居正一眼,忽而点头:

“有。”

言简意赅,却如重锤击心。

朝臣一震。

霍纲眼皮一跳:“真有?”

魏瑞一动未动,心中却已提起了三分神。

“补缺之人,皆在名单之中。”萧宁话音不紧不慢,如清泉缓缓流入石谷:“朕已有准备。”

他抬手一挥,一道圣旨由近侍高声念出:

“吏部尚书一职,特命——李安石,代之。”

话音落地,大殿一震。

众臣哗然!

“李安石?”

“谁?”

“没听过!”

“这是谁人?!”

“从哪冒出来的?!”

清流阵中面面相觑。

不是因为这个名字惊艳天下。

恰恰相反,是因为——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