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良策

酉时。

御书房。

夕阳西下,最后一缕天光穿透御书房的雕花窗棂,将昏黄的赤色铺满整间屋子。

檀香在铜炉里明明灭灭,映得梁柱上的盘龙浮雕忽明忽暗,贞启帝与太子的身影被拉得颀长,在金砖地面上随着话语轻轻晃动。

贞启帝指尖捻着一枚玉佩,目光落在窗外渐沉的暮色里,缓缓开口:“后天便是将士检阅的日子了,各州郡的准备,都妥当了么?”

太子垂手立于案前,声音带着几分凝重:“回父皇,各州知府已陆续抵达东都,唯有松州尚未到。

方才探清府递来密报,此次赵志淳随行,李青竟暗中遣了死士护其左右,看样子是有备而来。”

贞启帝眯起眼,眸中闪过一丝冷光,指尖的玉佩转得更快了:“这么看来,李青是铁了心要步步紧逼。这些日子朕一直避着这茬,他倒越发得寸进尺了。”

太子年轻气盛,忍不住攥紧了拳:“父皇,既然他拿捏着我们不愿内战的心思,那索性便给他点颜色看看!多大的事?难不成他手里那点人还能翻了天去?”

贞启帝背着手踱了两步,摇头轻叹:“其一,朕已昭告天下,五年后便禅位于你。这个节骨眼上动兵,朝野必乱,如何对得起天下苍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案上堆积的奏折:“其二,师出需有名。李青毕竟是镇守西北的功臣,我们凭什么征讨他?届时天下人若说朕容不下功臣,这骂名要担到何时?”

“至于这第三,”

贞启帝走到地图前,指尖点在西北的松州地界:“李青想要的不过是西北的话语权。

这些年他驻守那边,兵权却始终握在朝廷手里,所以才费尽心机培养新军,想探探朕的底线。只是朕没给他这个脸面,直接压了下去。”

太子脸上露出愤愤之色:“打又打不得,可李青像块狗皮膏药甩不掉。他点名要萱灵公主和亲,父皇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妹妹嫁给赵志淳那个草包?”

“自然不会。”

贞启帝转过身,语气斩钉截铁:“朕若真有此意,早便应了他。可若态度强硬地拒绝,李青便会彻底摸清朕的底线——朕绝不容他染指西北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