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第2页)

听她这么说,三人只得作罢,快速走向船尾,船已经停泊好,袁清三人等在那里。

担心孩子会醒来,下船后几人走得很快,穿过人流,直奔搜检队伍而去。

容貌能改变,但他们的性别年纪配比在那,一起可能叫人看出端倪。

于是便分开了,楚大江与张嬷嬷在最前面,扮做一对母子;隔了几个人,宋英袁清与俞令纨三人,假扮嫂子带着小姑子小叔子;最后面则是研秋与楚大河假扮的兄妹。

等待的过程中,张嬷嬷在前方不便回头,俞令纨与研秋的目光却时不时就落在篮子上。

袁清见了,委婉提醒道:“嫂子,你放轻松,几块棉布而已,真被弄坏了,缝一缝也能继续用。”

宋英闻言转眸,才发现俞令纨的目光一直在篮子上,她暗暗拍了拍俞令纨的手,嘴上道:“这布嫂子是打算留着,等外甥长大考中秀才后,给他裁剪澜衫用的,自然上心些。”解释一句,她又‘劝说’俞令纨,“嫂子你就是太精打细算了,要我说呀,我大哥是有本事的人,迟早能赚大钱回来,届时别说细棉布了,便是绫罗绸缎你也穿的。”

旁边一位大婶忍不住插话道:“这话说得在理,好好的布买来又不用,既占了钱又占了地方,还不如不买。

大妹子,你小姑子说得对,不管多好的布,既然买了该用就得用,否则就是浪费。”

俞令纨露出一个勉强的笑,根本没心思与她搭话,她脑子里乱糟糟的,担心女儿在篮子里憋出什么问题,担心她突然醒来哭闹,担心一会儿官兵的搜查……

挎着篮子的宋英却仿佛找到了同道中人,与那位大婶以及另外几个婶子大娘热络地攀谈起来,从棉布聊到现在布价、粮价,地里庄稼的产量,对即将要交的秋粮税赋的担忧。

给俞令纨主仆三人都惊呆了,连楚大江与楚大河,都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

从通州出发,他们与宋英在漕船上也算是相处了一两月,完全没发现她还有这样一面!

说话间,轮到他们过搜检,两个漕兵认认真真打量宋英的脸后,欲去翻她的篮子。

宋英忙护着篮子,“军爷你们轻点,可别把布给弄坏了,这可是我姐特意买了给大外甥做衣裳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