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土豆得西瓜 作品
第735章 工业产出越强,殖民地体系越亏本(第3页)
更重要的是,光明之域的平民,就算买得起汽车和电脑又有什么用呢?
自行车和三轮车是以人力为驱动,所以买了自行车之后,百公里消耗两个大饼,可问题是,汽车和电脑不一样啊。
就拿汽车来说吧,就算没有相应的道路系统,你想要让一辆汽车正常运转起来,也需要有一些其他配套设备,比如说加油站。
安义生产的汽车又不是带有无限量油箱的,汽车总是需要加油的吗?
光明之域有加油站吗?有,但是非常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几十万平方公里才会有一座加油站。
如此稀疏的加油站密度,自然无法支撑起汽车的使用日常。
电脑这些设备更不要说,毕竟光明之域连电力都没有,如何让电器成为日常用品?
所以,安义控制区域的科技越高,内部的经济内循环却越来越差,面临的经济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大。
安义需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控制了光明之域之后,他需要的不单单是光明之域的人口和土地,还需要让其发展起来,以完成内部的经济循环,从而保证后续发展。
所以接下来在整个光明之域,很多地方都需要进行工业建设。
矿场,冶炼厂,铁路,公路等一系列各种工厂和基础设备,都需要在光明之域建立开展起来。
而办工厂则需要钱。
安义虽然有钱,但要承担整个光明之域所有工业建设的消费,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想要在光明之域内完成工业初步建设,就必然无法脱离光明之域本土势力的协助。
而另外近半数土地拥有者,就是安义接下来工业建设的主要投资人。
安义接下来准备派人向这些土地拥有者进行游说,让他们将土地以一定价格售卖给政府,随后将卖土地获得的钱财投入到工业建设当中。
之后,这些投资者则以股份占有的方式,每年获得分红,从而获得利润。
ps:这两章的内容纯属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