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 作品
第541章 最年轻的茅奖获得者(第3页)
这六部获奖作品的排序,就是上述的排序。
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排在第1位,而季宇宁的《芙蓉镇》是排在第6位。
前几天季宇宁就已经知道了,第一届获奖的作者的顺序,不是按照得票多少决定的,而是协商定下来的。
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排在第一位,原因是要提倡文学及时反映时代的生活。许茂正是反映那个年代的农村问题、农民生活。而《芙蓉镇》有一些小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芙蓉仙子”胡玉音的形象似乎不够典型,不是很规范的人物,所以放在6部作品的最后。
这六部作品最终入选,说是无记名投票,实际上也是最终协商,所以也没有明确的票数。
这六部作品中,后世最出名的,还是那部《芙蓉镇》。这部作品后来被很多人称为是“能留下来”的茅奖作品。
而像《将军吟》、《冬天里的春天》,后来基本上就没有听说过了。
颁奖台上,最年轻的是季宇宁,他才26岁。
前世,直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茅盾文学奖获奖的作者,最年轻的是40岁,就是前世那位《芙蓉镇》的作者,岁数最大的是90岁。
所以,季宇宁同志,不仅仅是首届茅盾文学奖六位作者中最年轻的,他也是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这也是他穿越到这一世创造的一个记录。这个记录未来估计也不会有人打破了。
季宇宁在颁奖舞台上,拿到的是一个挺大的获奖证书,还有一个奖章,好像是紫铜的,上面刻着沈老爷子的侧影头像。
季宇宁走下主席台,坐在座位上,打开获奖证书。
获奖证书是一个硬质的封面,打开后,左侧盖着一个章,印文是“百花齐放”4个字。
右侧印着红丝竖栏,从右往左竖版印着印刷体。
上面写道:
“经茅盾文学奖金委员会评定,季宇宁同志的长篇小说《芙蓉镇》获第1届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金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2年12月15日。”
在主任委员的
其中的作者和作品是用毛笔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