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 作品

第564章 那是一种病,得好好治治(第2页)

当然实际上季宇宁确实是在针对他。

不仅在香江如此,未来,90年代初,那位李生在内地的项目,季宇宁也要针对他,比如京城的东方广场,沪上浦东陆家嘴的那些好的项目。

这位李生现在的面目,大家不知道,但未来季宇宁穿越的时候,这位李生的嘴脸,季宇宁可是一清二楚的。

这个人是纯粹的商人,这是好听的话。这个人对于财富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追求。

那是一种无止境的,不择任何手段的追求财富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中,是没有家国概念的。

前世季宇宁在港大看到那个楼,他就知道传言不虚了。

在季状元眼里,那是一种病,得好好治治。

九月份和十月份这两个月,对于香江来讲,可谓是多事之秋。

除了那些国际上的大事件,比如两边谈的不顺,不欢而散,未来的前景堪忧。

还有就是10月中旬港币换锚,这也是一件国际上金融领域的大事。

而聚焦到香江本土的经济和金融方面,也是频频出事。

除了9月中旬,陈松青的佳宁公司被警方搜查,陈松青等人随即被收押之外。

9月份,香江的一家大型银行恒隆银行也爆雷了,如果说佳宁公司已经让它的70多个金融机构债权人,以及数万股民彻底失望,或者说绝望。那么恒隆银行的爆雷,则是让香江的很多普通的银行存户紧张万分,乃至夜不成寐。

因为恒隆银行的问题,已经可以追溯到一年以前,就是去年谢利源金铺倒闭,还有去年年底的大来信托的爆雷。

恒隆银行到9月份的时候,已经撑不下去了。由于恒隆银行这时已经“大到不能倒”,港府不得不介入,动用外汇基金接管了恒隆银行。

10月份,着名港商冯先生创办的新鸿基银行也遭到挤提,不得不出让过半股份给中东阿拉伯银行,更名为港基银行,后来又转手成为富邦银行。

同时另一家与海外信托银行关系密切的嘉华银行,是知名商人林先生创办的,后卖给新加坡侨商刘氏家族,也在当月陷入危机。

针对这一系列事例,季宇宁10月份在自己的中文报纸和英文报纸上发表文章。

他认为:这几起金融机构的爆雷,充分说明了香江的银行立法已经滞后。

实际上前世香江是在这次危机后才引入《巴塞尔协定》标准,比国际实践晚了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