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开源,节流,止损,清查(第2页)
唯一有些别扭的,就是那个圆形的窗户。
原先这座大厦被称为千窗大厦,而在季宇宁看来,这座大厦一个一个的圆窗户,就像一个巨大的散热器一样。
不过当他坐在这种圆窗户的办公室里,他又感觉像是坐在船长的办公室。
海上的巨轮的窗户大都是圆的。
也许这就是当初怡和把这座大厦的窗户设计成圆形的初衷,毕竟怡和那两位合伙人最早是跑船出身的。
现在香江所有的麒麟企业,季宇宁增设了一个管理机构,他命名为麒麟集团。
集团的办公位置,就在现在的麒麟大厦。
“宇宁啊,幸好咱们上半年迅速降价抛售会德丰的那些干散货船,否则现在可就卖不掉了。
前一段日元升值以后,很多船东取消订单,银行要拍卖大批这种干散货船,现在价格是一落千丈,都卖不出去了。”
看着宁叔递过来的数字,季宇宁也头疼。
现在所有集团资产最成问题的就是船,他今年收的会德丰,还有怡和,都有航运公司,都有船。
尤其是会德丰。约翰马登在航运衰退期开始的时候,居然还大肆买船,同时大量订船,去年亏损就已经很大了,今年年初会德丰想出手,也跟航运亏损有关。
“上半年有人买,是有很多人认为这个航运低潮期是6年,所以又有人想要抄底,实际上这个萧条期可远不止6年,这恐怕才刚刚开始。
唉,马登那个时候收了不少包船王的船,油轮,干散货船都有,咱们收会德丰的时候,他们的船队资产净值就二十多亿。”
“宁叔,我们首先需要处理资产的地方,主要就是这些船。
现在的航运衰退期,我估计至少要超过10年,10年以后,也许还会延长,弄不好要到新世纪了。
我们集团内部需要的船,实际上是集装箱船,我们可以运自己的货物。咱们运输的货物,基本上都是需要用集装箱来运的。
但怡和和会德丰的船,缺少的就是集装箱船,反而多的是邮轮和干散货船。
如果能置换一些集装箱船,我们保持最低限度的船队,其实也可以。
除了这些节流止损的地方,还是要开源。
怡和已经做好了牛奶国际和文化东方的分拆上市的准备工作,我们也省事儿了。
正好借助现在股市牛市的势头,另外这两家企业原本就很有历史,现在上市本身就是水到渠成。
西门刚刚签了那银行团的贷款,8年的贷款,第1期还没放呢,就叫咱们连锅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