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科学发展观(第2页)

而这个时候国家是真缺钱,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

面对几位领导,季宇宁谈了他那个八车道的想法。

前世京津之间是有好几条高速公路的,这第一条高速公路,开通没有过几年又开始研究如何改扩建,又要另外新修其他高速公路。

所以季宇宁觉得前世有很多决策缺乏前瞻性,造成本来就缺钱,可又多花了很多冤枉钱。

让他没想到的是,三位大领导非常认可他的想法。当然关键的是,超出目前四车道那个设计方案的预算资金,超出的资金是由他来出。

“回头我也跟胡应湘聊聊,我觉得他投资的那条广深珠高速公路,也可以考虑从六车道改成八车道。”

前世这条广深珠高速公路是在1982年立项,1987年开始破土动工,1997年全线通车。当时设计的时候预计每天的车流量为6万辆,但实际运营后,每天的车流量已经达到40万辆,经常堵车。

这条路是采取bot模式,由香江的胡应湘投资,中方外方各占一半权益,收费年限是30年,一直到2027年。

前世一直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这条高速公路是内地最挣钱的一条高速公路。

他希望京津塘高速公路也可以参照这种模式。

看看今天的机会难得,小季同志又禁不住开始多嘴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粤省搞的那个火电厂,也就是沙角a厂,去年就已经开工,但是并没有上脱硫设施。

他们不仅没有上脱硫设备,而且连预留脱硫设施场地的工作都没有去做。

看样子,未来的b厂和c厂,也会是同样的做法。

如果这样,烟尘直排,那么,珠江入海口那个地方,无论是天空,河水还是土地,包括老百姓的房子都会被烟尘熏成黑色。那个地方也会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酸雨的污染源。

现在他们是担心没有电,但未来他们却是发愁如何去消除这个污染,一旦开工建成发电,这个脱硫设施就更不可能了。因为一旦见到钱了,就更不愿意花钱去上脱硫设备了。

我曾托香江的许老爷子说过这件事,但那边好像没怎么当回事。

我觉得恐怕一是没有钱,脱硫设施的建设需要花一笔钱,而且在进行脱硫运营的时候更要花钱,所以舍不得,还是缺钱。

如果这样,我可以进行脱硫设施的投资。就像b厂他们准备和胡应湘搞的那个bot模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