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 作品

第637章 不会像前些年那么平稳了(第2页)

他知道8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传统农业的增长已经到头了,去年乡镇企业的收入已经超过传统农业的产值了。

这个时候,内地是非常希望找一个新的增长点,那个地方就是一个目标。

而那个地方之所以后来几年会搞成那样,就是人们对于财富的那种无比迫切的追求。大家都感觉到自己穷,所以就一起在那个地方击鼓传花。结果银行里的钱有三分之一都跑到那儿去了。

“84年的时候,就是当年4月份之后在京城谈采购合同的时候,有一次我见到陈主任,当时还有古老爷子。

我说,既然84年现在国内只有粮油还不能做到敞开供应,82年和83年这两个年度的粮食增长率都是达到了8个点,而且每年粮食的净增产都超过了3,000万吨,83年粮食总产量已经接近3.9亿吨了。

那么,现在就可以考虑为取消粮票做准备了,这个准备,就是建立一套国家的粮食储备机制,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有一个粮食储备的量,设定一个红线,这样有没有粮票就无所谓了。

废除了票证,我们的货币才能真正货币化。

我当时说,只有真正货币化,我们这几十年积累的这些资产,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来。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幅度增值。

当时,陈主任和古老爷子都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

可是,后来也没什么下文了。”

前世85年以后这几年,粮食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粮食多了,所以也就不太关注粮食产量,那个时候估计也没有赶快废除票证的这根弦。

直到1990年粮食大丰收,才开始建立了一个国家粮食储备机构。

真正废除票证,那是到92年了,那个时候也开始搞市场经济了。

所以季宇宁还想以前世的一些记忆,影响这时候的经济发展。他感觉自己还是想多了,他说的话,还真没什么人听的进去。

他所能做到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那条京城的高速公路由前世的四车道,变成八车道了。

“宁宁啊,这几年从前年开始,这物价明显往上涨,好多机关的人,工资都不够花的了。

估计今年这物价还得往上涨。”

老娘的话,让季宇宁想起来,前世就是87年和88年这两年,通胀率特别高,87年的通胀率达到了18%,而88年的通胀率,则是达到了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