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出 作品

第360章 九山神迹(十四)(第2页)

招式:以内力凝聚于双脚,身形如阵车待将,蓄势待发。招式爆发时如万军冲锋,势不可挡。

特点:蓄势待发,势如破竹。

第八式骑官护驾,意境:“骑官象征护卫,护驾则象征忠诚与守护。”

招式:以内力化形为剑,招式如骑官护驾,凌厉而稳健。招式攻守兼备,既可防御敌手攻势,亦可突袭制胜。

特点:攻守兼备,稳健凌厉。

第九式车骑冲锋,意境:“车骑象征冲锋,冲锋则象征勇猛与无畏。”

招式:以内力凝聚于双拳,招式如车骑冲锋,迅猛凌厉。招式如万马奔腾,攻势如潮,令敌难以招架。

特点:迅猛凌厉,攻势如潮。

第十式天辐驾辕,意境:“天辐象征连接,驾辕则象征掌控与驾驭。”

招式:以内力化形为掌,招式如天辐驾辕,连接天地。招式大气磅礴,攻守兼备,令敌心生畏惧。

特点:大气磅礴,攻守兼备。

第十一式骑阵将军,意境:“骑阵象征战阵,将军则象征统帅与威严。”

招式:以内力化形为剑,招式如骑阵将军,威严庄重。招式如将军临阵,气势恢宏,令敌不战而退。

特点:威严庄重,气势恢宏。

古人将剑的万般变化总结成了四剑《击》、《刺》、《格》、《洗》,称为“四母剑”。

《击》是指用整体剑身的剑法,包括抽、带、提、击、点、崩等;《刺》是指用剑尖进攻对方的剑法,包括上刺、下刺、左刺、右刺等;《格》为用剑身或剑脊拦开拨档的剑法,包括截、斩、扫、挑、挂等;《洗》是通过剑刃的滑动进攻对方的剑法,包括抹、撩、削等。

天枰君、巨蛇君剑随身走,以身带剑,剑与身合,身与气合,气与神合,可谓是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将剑舞的是龙飞凤舞、千姿百态,这里用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描写天枰君、巨蛇君剑法道: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参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除此之外,再用下列诗句来形容天枰君、巨蛇君的剑法。其中,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写道:“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写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贯休《献钱尚父》写道:“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说到天枰君、巨蛇君剑法之森森剑气、凛凛侠风、快意恩仇,请体会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然而,南宫崴看到巨蛇君后,却说道:“巨蛇君应该是南宫门的涉姑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