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上班第二天,我体会到孟书记每一句叮咛都是肺腑之言(第2页)
坐下,我便正式进入办公状态,掏出笔记本,打开内部电话本,一页一页翻起来。
省委常委,人大政协两家领导,这上面只有办公电话。秘书电话。没有手机,没有家庭电话。
其他领导,一应俱全。
再翻各部、办、委、厅、局,则比较完整。
然后看各地州市,则主要是四大家、常委,以及四大家办公室的电话,不过手机,家庭电话都有。
有了这本册子,我就不急。
然后就开始抄。
抄就是个归纳简化的过程。当然,这也是一门学问。
胡静见我一直在看电话本,还在抄写。笑道:
“还要抄下来?”
我喝了一口茶,说道:“抄就是记忆。”
“记忆?你还能记住这么多号码?”
“试试。”
她惊讶地说:“有个本子,你翻一翻就行了。”
我说:“比如你的号码,昨天你告诉我之后,我就不用翻了。”
她盯着我,问道:“我的号码是多少?”
我立即背了出来。
她半天都合不上嘴。然后才说:“你记性这么好?”
我只笑笑。
她不可思议地盯着我,问道:“这个有什么用呢,我们平时都是翻一翻。
我说:“我给常务副市长当秘书时,有一次,我们那条四水河有个地方溃坝,常务副市长指令我通知六七个单位的领导迅速集合到他站的溃坝点来商量。
我就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不要查找。”
她惊奇地盯着我。
我说:“当时下大雨,又刮大风,我要是一个个查找,速度就慢。我的办法是打得通的就打,打不通的就打下一个。”
不管是省委机关,还是村头巷尾,秦江省人们的那句口头禅,一下从她嘴里冒出:“我的个爷爷,你也太厉害了吧。”
我照样抄号码。
她对我这个特殊本事来了兴趣,问道:“那你记其他事情,也这么记性好?”
我说:“记忆靠不断锻炼。”
当然,我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些事,我就没告诉她了。
她说:“这可是一桩大本事。说明你过目不忘。难怪听说你从一个县中学就考上了复旦。”
我一听,其实我的情况,他们都知道了。
这时,我就要亮亮底色。为什么要亮亮底色呢?就是要靠她去传播。今天与我当年跟陈秀敏坐在办公室那个时候是一样。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当年,我的分管领导也姓闻,我也是看材料。把所有的材料都看熟。才在闻主任面前亮了一下写材料的功夫——那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今天,我还没去颜书记那边上班,但我挂靠在政研室,我有什么能耐,先让胡静传一传,让政研室的人也知道,我不是关系户,也不是抱哪位领导的大腿调上来的。
我说:“一是勤记,二是任何事情都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