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家有两智可添茶(第2页)
张贵求说,我当时钱赚多了,脾气也大,回老家是横着走。想不到一个教书的,把我儿子罚站一小时,当时气得七窍冒烟。
但这个马老师有名,一般的办法对她没用,我又不能指使别人去打她,只有用这个方式,她才哑口无言。
总之,这一查,不只是一个张贵求,查出了江左好几个地下团伙。
这些不白不黑的团伙,都与官方有联系。
江左的问题真大。
到了这年十一月,江左大换血,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都调任外省为官。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调任江北任市委书记,四水市委书记谭景行调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当然,谭书记的政绩里,也有一部分是来自我的功劳。
这就是四水市开发区搞得相当不错,筹建两年的白水泥厂已经投产——算是省内水泥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
四水市动了书记,其他人也跟着动。
原来的周市长周河清担任了市委书记,任副书记担任了代市长,孟书记从纪委书记升任市委副书记。
按四水人的讲法,就是我郝晓东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是完全是不懂官场的说法。
我能左右这些人的升迁吗?
如果说谭书记的提拔,与四水开发区成为欣欣向荣的开发区,与我有点关系外。其他领导则是属于“自然递补”。
动一个,就要动一片,这是官场的连锁反应。
周市长放下去几年了,工作成绩一直不错,他升书记是正常现象。
任副书记是从江左市放下去的,他本来就是组织预定的培养对象。
唯一受益,升得最快的是孟书记。这倒是一句实话。
从纪委书记到副书记,他是递补得相当顺利。
一是时间短,二是没有告状,因为他是本地人的头,人心所向。
书记市长都是外地人,孟书记虽说按户籍不是本地人,但他长期在四水工作,大家从情感上,把他认同为一个真正的四水人了。
这次扫黑除恶,让秦江的人事大动,人们传说,这是颜书记的一次胜利。
因为人事变动,由扫黑而起,颜书记在这次活动中,主导了走向,获得了民心。
这种舆论,连省委机关内部都在传。
有个星期天,师父主动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要我过去坐坐。
两人一见面,就在他的茶室坐下。
师父说:“可惜你时间节点赶不上。”
我问:“为什么呢?”
他说:“如果你早进省委机关两年,这次提你到江左市当个副书记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