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 作品

第6章 踪建文永乐选智者 乘长风龙江造大船(2)(第3页)

“朕拟于春夏之际启动西洋行程。凡通晓天文地理、牵星过洋航海之术、各式东西洋 针路簿、船舶驾驶、修理之人及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 医士、铁锚手、水手、木艌手等,于五月末统一到兵部武选司挂名,随船远航西洋,一应 俸禄优厚;朕和金忠商定,拟用内官监太监郑和为出使西洋正使、总兵官,你等看看还有 何不妥?”

皇上的思虑还有不妥?明摆着的事,今上对太监出奇地信任。在他即位的两、三年里, 太监奉使已成了家常便饭,侯显、乔来喜出使乌斯藏,李达出使西域,海童出使鞑靼、瓦 剌,敕劳、往谕爪哇、暹逻、满剌加的太监不绝于途。不过,那都是些小小的使团,与郑 和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下西洋之事虽已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但皇上一说出来,让一个太监率领二万多人的海 上船队出使西洋各国,众人心里还是不大舒服。但皇上已提出人选,还容置疑?

几个臣子不说话,永乐就知道他们心里或多或少的抵触和不满,进一步解释道,“洪 武年间,三保曾随朕多次巡边,靖难时也在朕的左右,无论智识、计谋、胆略、马上步下 功夫在内臣中都堪称一流。”

金忠也忙来打圆场:“在皇上身边,郑和表面上是内侍,实际上却是个护卫头领,洪 武二十三年北征蒙元乃儿不花,郑和第一个冲进敌营;靖难时,也是郑和多次以高大身躯 为皇上遮挡箭雨,立下不少战功。所以,皇上即位后,就赐他‘郑’姓,单名一个‘和’ 字。可以说,郑和有过带兵的经历。此外,列位想想,郑和身高近丈,虎背熊腰,壮如雄 狮,声如洪钟;做事有条不紊,处变不惊,就这临大事而不乱的儒雅气派,是不是足以彰 扬我大明皇上威加四海、抚绥万邦的天威?郑和为使臣,是皇上慧眼识人哪!”

这一番剖白,还真让几个人对郑和有了新认识,宋礼虽不大知情,但郑和于外廷大臣 的谦恭有礼他是知道的,不是狐假虎威、不可一世那种人,心中也就释然了。杨荣因在内阁,和郑和早就认识,也听说过郑和的一些事,此时,瞥见皇上期待的眼神,顺水推舟道:“郑和年轻有为,处事妥当,皇上没有看错人。”

“郑和的事容朕细细斟酌,”永乐的人选虽然定了,但还是假意谦逊一下,让臣子们心里舒服,“你们各自回衙理事,金幼孜草敕,征召材人,全力做好出使西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