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 作品
第11章 下江南钦差治水患 上条陈诸生献锦囊(8)(第2页)
“河堤里女人家不少,明天也让俺老婆来。”大汉步履蹒跚,走不快,咕哝着甩出一 句,像说给自己,又像是说给二人。
“好样的!”袁复心生敬意,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不料,壮汉“哎哟”一声,身体歪 下了半截。袁复仔细看时,才发现壮汉的两个肩膀上已是一片血肉模糊,衣服和血肉紧紧 粘连在一起。他这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用手提着土筐和扁担了。
“来人——”袁复心急,高喊了一声,立时有个差人跑过来,“找个医士为他敷药, 顺便也治一治他的脚伤。”
“遵命。”差人带大汉走了,那汉子还不时回头,想看清身旁这两个官员的模样,还是没看出来。
夏原吉向汉子招招手,回头又望了望黑乎乎的大堤,感慨地说:“初浚诸浦之时,看 民工的神态,还是出工不出力的多,没几日,劲头就不一样了,多好的百姓啊!你给他一瓢, 他还你一桶,工地上那么多独轮车,还是不够,还得有人用双肩担着土筐飞奔,从早到晚, 几无休时,以至于脚下生泡,双肩磨烂。再上奏皇上,拨一批独轮车,就不会有肩伤了。”
他想起来,洪武末年湖广一处山民造反。不是官逼民反,又是什么?但能活下去,百姓们谁愿去冒杀头的危险?难怪今上常说“德厚者为守令”,显见他对地方有司的重视,洞见长远。说话间,两人已到了千墩小镇的延福禅寺。 “夏大人及诸位大人辛苦,”一个瘦小的和尚双手合十,半眯着眼睛,“贫僧今日破戒了,略备些时蔬和薄酒,也为治水尽绵薄之力,还请各位赏光。” 说话人就是寺里的住持道行,道衍最小的师弟,经道衍推荐,由僧禄司任命,去年才来的延福禅寺。原吉虽和道行接触不多,却惺惺相惜,很说得来,所以,原吉干脆就把官 员和差人的膳食费用从县衙拨到寺里,一则离工地近,二则少了很多人来客往的应酬,晚 上静下心来还能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