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 作品

第43章 立高岗阁臣抒良策 治会通尚书踏铁鞋(2)(第3页)

山东布政司的大小官员十几人以及升任济宁知州的潘叔正早已到府界恭候,宋礼见了先是皱了皱眉头,转念一想,朝廷的二品大员、工部尚书到了,人家也是例行公事。行礼后稍作寒暄,便对左布政使储诞说:“储大人,大运河是国家的运河,维护修葺是国家的事,但会通河在山东境内,你们也是守土有责,朝廷的邸报想必也看了,虽准备调集几万 官军和一、二十万百姓协力修浚,但你等也不要袖手旁观,高枕无忧。略尽地主之谊,共 同做好治运之事,才不负皇上圣托。”

“宋大人的话见外了,会通河在山东,受益的首先是山东,齐鲁人巴不得早一日治好 呢!”储诞拱着手,“大司空尽可放心,会通河的事,就是我山东的事,储诞责无旁贷。”先不管他怎么做,储诞的一番表白,倒让宋礼高兴。

矮而胖的身形,鸭子一样的步态,看着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直让人想笑。宋礼还是忍住了:“储大人的话让宋某信心更足了!下一步先要看看淤塞最重的地段,用不着这么多人,二位布政使和潘知府随宋某共视,同达临清,以便议事,其他官员就请回衙视事, 本部堂不大习惯前呼后拥的阵势。”宋礼语气坚定,不容质疑。

“宋大人及各位一路鞍马劳顿,”右布政使马麟带着几分佞笑,“我等已在济宁驿馆略备薄酒,为列位大人接风洗尘,还请宋尚书赏光才好。”他的语气中似乎有对旧人盛情的恳请,也带着必须的意思。

马麟曾在刑部任职,从刑部出来又到刑科做了一段都给事中,和宋礼过去也算是同僚。 宋礼在刑部那阵子,正是走“背”字的时候,后来到了礼部才以敏练干达由尚书郑赐举荐, 升任侍郎,进而任工部尚书。他最讨厌这个马麟,不干什么正事,一副贼眉鼠眼的模样, 专挑别人的毛病。作了言官,恶行尤甚。今日说某人违制使用祭器了,明天说某家暗里要谋反,弄得皇上都有些腻烦了。

说实在的,永乐刚刚即位那阵子,既怕文人心中不服,更怕人们私下说他篡位,马麟顺其所忌,行事中就和陈瑛、纪纲沆瀣一气了,文武大臣死在他手里的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此人是没有廉耻。一日,永乐命人清理建文时的奏章,此前,朝臣中不少人都曾为 建文帝出谋划策,意在早日荡平燕王内乱,尽大臣之责。

事态的发展却不以建文朝臣的意志为转移。江山易主了,燕王做了皇帝。看着眼前小山高的旧日奏章,看着文武大臣惴惴不安的样子,永乐不温不火,笑问:“诸位也有不少干犯朕的言辞吧?”众人都捏了一把汗,不知皇上何意。或许,倏忽之间脑袋就搬家了, 一个个如霜打的茄子,低着头默不作声。

干瘦的马麟忽然跳出来大声说:“臣对皇上忠诚之心上天可鉴,不曾有一句干犯的话, 半句也没有,请皇上明察。”

“那时的朕是皇上吗?不是!是甚呢?是朝廷眼中的乱臣贼子,朝臣中谁敢言对燕王忠贞不二,你马麟敢说?”

马麟讪讪地僵在那里,方才指天发誓的表白挂在脸上,那么尴尬,但和他本人搭配起 来,又那么协调,因为,片刻间,他就恢复了常态,脸上挂着笑,听皇上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