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 作品

第43章 立高岗阁臣抒良策 治会通尚书踏铁鞋(6)(第2页)

“别卖关子,说完再用膳不迟。否则,我等有个三长两短的,叫你这知州大人也担当不起。”

“宋大人又以势压人了。”史诚祖咧嘴一笑,“知州只是皇上给的衔,大人这么称呼有如芒刺在背,不舒服,叫我老史、小史都行、都行。”说罢一躬,逗得大家都笑了。

“你五、六十岁要是小史啊,我们也成了小宋、小金、小蔺了?” 宋礼打趣道,“说正事,什么消息?”

“大人还真沉不住气,”史诚祖道,“我在汶上十几年,于汶上风物人情还知道些。 大人一直在寻求治运良策,属下差役也是随了我的性子注意上了。说是彩山有个叫白英的人,约莫五十几岁,在乡里有些德望,于汶上的山川地理钻得很深,据说还见过皇上。我 私下里打听了一下,果是名不虚传,只是有些傲气。不过,汶上人还是认我这个知县的, 何况他还是彩山里的‘老人’,邻里间有个口角争议的都由他去平息,来日,我将他请到 县衙与大人一叙。”

史诚祖特地把“傲气”两字说的很重。他担心的是,请不来白英,宋礼没面子,他这个知县更没面子,登门求贤是最好的法子,可他又怕宋礼不去,不敢直接说出来。

“你老史荐的人我自然相信,”宋礼一点不犹豫,“别跟我打弯子,我也知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既有真才实学,又有些来头,绝非一般等闲之辈,不可小觑!刘玄德三顾茅庐,三分天下有其一。我为国家求贤,济宁的山山水水都走了,再走一遭彩山又算什么? 明日你备些礼物,我们一同登门拜访,执恭敬之礼,倘寻得更好的治运良谋,我宋礼这张老脸就是舍上三、五十次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