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弄巧成拙佞臣末路 畅运流河英雄驾鹤(2)(第2页)
陈瑛的字条果真让永乐怒火万丈,他“啪”的一声将字条拍在御案上:“小子就是这般忠心耿耿吗?着锦衣卫速速逮来,朕要亲自讯问。”
“皇上,”杨荣心中兴奋,陈瑛的末日到了,一张字条审不出什么,要稍待几日,造造声势,把这个恶魔的罪孽一股脑抖落出来,扳倒他,叫他今世不得翻身。
“事情还没有搞清就抓人,臣担心又弄出一个周新来。”冠冕堂皇的言词,替为皇上卖命的权臣着想,永乐还挺满意。
吕震面无表情,陈瑛倒不倒台于他干系不大;杨溥瞥了杨荣一眼,未能猜出杨荣的深 意,显出不满之色。
蹇义思虑深远,暗暗称赞杨荣的机谋,顺着杨荣的话道:“皇上嫉恶如仇,为臣替陛下高兴。刚刚皇上还说了,动怒之时要我们劝住,所以勉仁就劝了。周新已死,陛下既知他冤,狱词在与不在都不重要了。倒不如少待几日,看看陈瑛还有什么恶作剧揭出来。”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金忠更是看到了由周新之死而致的陈瑛由盛及衰的转机,“臣也赞同蹇公的说法,少待几日,听听群臣的反应,皇上心里就有数了。”
众口一词地观察,倒让永乐犹豫了。陈瑛曾是他最信赖的大臣,残忍、刻薄、诡诈的毛病尽人皆知,可这些年,他在除奸治贪上为朝廷做了数不尽的大事,虽有希旨的毛病, 也是忠心可嘉,得罪了不少人,一直以来骂声不断。皇太子对陈瑛所行曾与规讽,可汉王、 赵王私下里都没少夸陈瑛善辨忠奸,雷厉风行。那就听听大臣们的反应,倘若真有危害皇朝的事,视罪轻重再定,也不能因保一人而坏天下。
“那就依诸位所言吧,”永乐表情淡漠,明显地处在矛盾的心理当中,“耽搁些时日也不是坏事,陈瑛毁灭证据之罪,着其闭门思过,都察院之事暂由吴中代理。”
想不到,接下来的十几天里,竟是永乐从未想到的光景。臣子们起着哄一样,弹劾陈瑛的折子如雪片一样飞进大内,有奏他以积案弥久敲诈勒索的;有奏他唆使爪牙到其他衙门闹事的;有奏他草菅人命,治罪一人而牵连数百上千人的;有奏他把得罪自己的忠臣说成奸臣的;更有甚者,说他奸杀孕妇并剖腹食胎;私建宫殿,强娶民女;家中饰物多有龙 凤,图谋不轨;怎么连高煦也奏他私纳娼妇、品行不端……种种恶行,不一而足了。
设若十几天前抓了陈瑛,陈瑛辩一辩,皇上心一软,念及其旧日功绩说不定也就放了。 这样一来,群起而攻之,皇上就是不想治他的罪也说不过去了,杨荣退一步的“墙倒众人 推”的除恶计谋大获成功,一向沉稳、寂静的杨溥这时才纳过闷来,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深深叹服了杨荣除害的远见。秋风扫落叶般飞来的折子,让永乐不得不重视起来,思虑陈瑛的去留了。
永乐重新把几位重臣和阁臣召到武英殿便殿,表情凝重,两眉簇拢到一起,他还是不大相信,往日的忠臣,怎么突然间就有了这么多劣迹,可恨到发上指冠,不死就不足以谢 天下的地步了?
“朕没有想到,弹劾陈瑛的折子竟让朕应接不暇,”永乐叹了一口气,“还是那句话, 朕不能以一人而坏天下,卿等以为如何处置?”
嘿!陈瑛的哪一条罪状不够把他投进天牢的,让他也尝尝牢狱之苦。可罪证面前皇上却不说抓人的事了,倒让臣子议怎么办,蹇义、金忠、杨荣等人又疑惑了。
多日来,不,应该说是多年来,除了皇上,有几人不想将这个凶残的恶魔送上绝路, 去除官员百姓心中久聚不散的阴霾,让永乐朝的阳光更加灿烂?这些日子,褰义等人心照不宣地没少下功夫,动员御史、给事中、受冤屈的官员写折子。开始,大家还心有余悸, 担心皇上变卦,后见紫禁城里没有声音,胆子也就越来越大,才形成了狂风中雪片般的气 势,有些罪证虽指责的言过其实了,但其草菅人命、罄竹难书的罪孽,叠加起来,杀他三回也够了。就当下千夫所指的声势,不死,也得让他脱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