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 作品

第47章 弄巧成拙佞臣末路 畅运流河英雄驾鹤(3)(第2页)

“第二件喜事,金纯、蔺芳二位奉了皇命,日夜操劳,黄河故道全面修浚,又与会通河沟通,漕运大济。”

永乐略觉别扭,蔺芳,一个小小的都水主事怎么能和侍郎相提并论?正在疑惑,又听宋礼道,“蔺芳的‘框木巨石固堤法’,我叫它‘蔺式固堤法’,使大堤泄水之关键处坚固无比,此一举可保皇上数年无忧。蔺芳运筹帷幄,筹划经略,妙法迭出,实非一般随员 可比,有了此等用心办事的官员,实为皇朝之幸事。故完工之际,臣愿举荐他为本部侍郎。”

随着宋礼的叙述,永乐的看法也在改变着,原来贬他或许错了,启用他才是明智之举。 他的胸膛里燃烧起了熊熊的创业之火,就像一艘大船,他在船头悠闲淡定地指点江山,借着顺风顺水的大趋势,文臣武将们一个个喊着号子奋力划桨,大船劈波斩浪,向着宏图伟业的彼岸飞奔。

一瞬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温暖,踏实,惬意。永乐没有再征求吏部尚书蹇义和同行官员金纯的意见,又是一句“准了”,再看蹇义、金纯等几人,都在不住地点头。

推荐蔺芳任工部右侍郎,宋礼之前和蔺说过,虽然是好事,但蔺芳并没有太多的兴奋, 一则皇上未必同意;二则自己就是个拼命三郎,办起差来不要命,挡都挡不住。这次在山 东、河南治水,他就落下了风湿的病根,天一凉,手脚的关节就疼得钻心,若给了他侍郎的差事,那大概是不想叫他活了。

果不其然,此后的几年他奔波在吴桥、东光、兴济、交河及天津各处的治水工程上, 给了自己无法逃遁的苦中求乐,终因心力交瘁,风湿症转移到心脏,病死在辛苦劳碌的任上,让皇帝永远失去了一个用心用力划桨的人。

说了两件好事喜事,宋礼停下来,情绪更低了,僵成了一个高高的木桩,以致皇上和众人的目光又一次集中到他身上。

宋礼再一次清了清哽塞的嗓子,还是不甚通畅,像一个巨物堵住了泄水的闸口,用了好大劲儿才开了一道缝隙,皇上面前,这已是失礼了。永乐君臣伸着耳朵等下文,也就没在意他的错误。 “皇上,恕臣冒昧之罪,为我朝治运、为大明的千秋万世立下汗马之功的白英辞世了!” 大殿内立时一片寂静,宋礼、金纯微弱的唏嘘声竟那样响,把整个大殿都感染了,引得旁人也跟着落泪。 宋礼用白英之策大治会通,邸报一出,整个朝野乃至举国上下都知宋礼选了个治水的能人,南北两京有亲戚的,都盼着运河通畅,顺水泛舟。随着会通河的竣工,白英将随宋 大人进京陛见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许多人都想看看,出此奇策的白英是个什么样的人。

皇上失望了,大臣失望了,所有的人都失望了。方才,宋礼、金纯两个人进来,大家还在疑惑,却不知……

许久,宋礼才缓过神来,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白英献计治运的事此前已禀过皇上,除南旺倒汶’、献计修建水柜外,又随我跋涉汶上的山间,为运河找寻水源,以一人之谋略不知为我大明省下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此等人才朝廷岂能放弃!臣替皇上做主多次劝他来朝为官,然其志在山野,不求闻达,只 愿实实在在为朝廷、为百姓做点实事。黄河、会通河全线完工,臣也有私心,不舍得这样 的人才流落乡间,好不容易劝动他来京觐见皇上,还是想为陛下挽留住他。不成想,这一 举却害了他,未出山东就病倒了。也是治运的二年中,积劳成疾。六十岁的人,和我等几 人一样,风寒雪雨奔波在工地,后来则昼夜咳声不断,眼见着消瘦,一天天垮下来。请了 几个郎中也不大见效,故此次一倒竟日甚一日,到了第五天便呕血数升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