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 作品

第53章 蜀秀才文功安天府 陈大帅沙门破倭兵(2)(第3页)

数千官军点起火把打扫战场,陈瑄回到座船上。刘纶高兴地迎上来:“大帅真是料事如神哪!你这边杀得正酣,我的手都痒痒,正要助战,突然远远望见海面上有几条船只, 却不敢靠近;你这边一奏捷,他们就没影了。”

陈瑄点头,陈珜也满脸喜色地乘船回来,便料到了火烧倭船的顺利。 “叔帅明鉴,那倭船还真留了一手,悄悄埋伏着百十人守着呢。见我们靠近,射了一阵冷箭,死伤了十几个弟兄,我令大家趴在船上一声不吭,迎着箭雨慢慢靠近,过了一阵, 箭就不射了,估计是没有了。我就令弟兄们突然放箭,数千只箭飞过去,他这百十号人头 都不敢抬,离倭船五六丈远时,开始投掷火把,工夫不大,倭船一片火海,黑漆漆的大海 竟亮如白昼,侥幸跳到海里的倭寇也都被弟兄们飞刀解决了。”

“为岛民、也为大明除去一害!”陈瑄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战场。皇上虽给了他捕倭的重任,他却很少能有这样好的机会遇见群倭,且干净利索地消灭数百人,“弟兄们都要记功。着人看好倭俘,多加警戒,其余官军全部回船歇息,明日好好庆贺一番,要将全歼倭寇的告示遍贴岛内。”

这一夜,陈瑄难以入睡,来到空荡荡的甲板上,茫茫夜空,好似一块璀璨的巨大墨玉,高远,幽静,深不可测,眨眼的群星仿佛又触手可及。黑色的海水翻腾着、拍打着船舷,涌起一股股白色的浪花。大海奇妙,海战也很奇妙,虽和陆战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 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将士用命,焉有不胜?

陈瑄的心情好极了,海运将士们的心情更好。人努力,天帮忙,顺风顺水,将漕粮运至辽东,只两个多月便回到江南。前面就是嘉定了,陈珜抑制不住内心地兴奋,喊着:“到家了,到家了!”他恨不能一步跨过海面与家人团圆。

海运快十年了,无论是抵达辽东还是天津,只有这次回程,既没有大的风涛浪险,也没有海盗、倭寇的袭扰。陈珜的话音把陈瑄从过去的惊险中拉回到嘉定的海面上,这些年, 他不知多少次从这里出发再回到这里,停泊海船,装粮起运,维修海船,多么优良的港湾啊,可就是缺了些什么,让人总有不靠实的感觉。

五十多岁的刘纶凭着几十年海运的经验,一语道破天机:“嘉定有吴淞江、青龙江、 蟠龙江、白鹤江,就是缺少一座像样的山啊,回到这儿,无所依靠,好像也没有到家的踏实。”

刘纶无意的一句话就像沙门岛黑夜亮起的火把,一下子提醒了陈瑄。对呀!嘉定缺的就是一座雄峻的高山,远航归来的船队无所识别,停泊维修的海船也无所依靠,若是晚间归来,茫茫黑夜中到了家门口不也是无所辨识吗?他用劲在刘纶的肩上拍了拍,满脸的欣喜之情:“姜是老的辣,你老刘的话一语破的,不错,这里缺的就是大山,有了山,海船回湾就有所依靠了,于山上再树起灯杆标识,岂不是一举多得!海船有了航标,海湾有了倚仗,航标山建成,也为嘉定又添一景呢!”

“还是大帅虑的周全,我干海运二十多年了,只觉着这儿缺个山,却从没想过要堆出一座山。”

运船进港后,所有船只都送去检验维修,船员们歇假两月,陈瑄着陈珜押着倭俘,自己则带着草拟的“请于青浦筑土山”的折子赶回南京面圣。永乐正和大臣议着运河开通的事呢,听说陈瑄回来,大为高兴,一捋长髯:“好,朕正有一件大事要他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