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绿绒草甸瓦剌北徙 血色黄昏火器发威(3)(第2页)
太平早无心恋战了,长矛一甩,打倒一个跃上的明将,一声呼哨,撤走了本部残存的人马。把秃孛罗一直盯看着太平所部,见他的帅旗快速向战场外移动着,料是逃了,也率部追着太平往东北侧山谷败走了。只有马哈木本部的骑兵东一处、西一处被明军分割包围着还在苦苦鏖战,或战死或受伤被俘。
马哈木和吴允诚打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偷眼观瞧,自己的数百卫士已没有多少在马上了,地上,横七竖八到处是人和马的尸体,但明军的尸体明显多于瓦剌,可明军兵多的优势一次次显现,一批批杀到阵前。
就着永乐发动总攻的当口,马哈木甩开了吴允诚,登上一处荒坡了望,险些气晕了, 早不见了太平和把秃孛罗,这么快就战死了?不会,一定是悄悄撤走了。两个老狐狸,他心里苦着,也骂着,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连家底都打没了。情势危急,他也顾及不了那些向他伸手、乞怜的伤者了,果断发出了撤走的信号。半个时辰左右,马哈木身后就聚集了两、三千人,越过一道山岭,朝西北侧一条山谷逃去。
西天的残阳将浓血一样的光线毒辣地洒在山坳的枯枝败草上,天地一色,满眼都是溢足了血腥的血色红尘。红尘下,遍地都是人和马的尸体,遗弃的残甲、断枪,燃烧的箭囊、 马鞍,塞上燕脂,惨不忍睹。战斗并没有结束,没有人腾出手来打扫战场,明军几位大将追着马哈木的败兵向血色深处的幽静僻地狂奔。
跑了几十里,纠缠在后面的尾巴还是甩不掉,眼见着士兵一个个疲惫不堪,马哈木心急如焚,看到前面又是一个狭小的山口,他有了主意,命达兰察带几百人故意放慢了速度, 自己则率人马埋伏在山口内的山坡上。
翻过一座平缓的山梁,追在最前面的陈懋见山口地势险要,又有数百骑兵明显慢悠悠往前走,便警觉起来,勒住战马。待李彬、刘江所部赶上后,言道:“二位将爷,前面势头有些不对,我担心马哈木狗急跳墙,还会利用地形耍花招。这样,您二位先按兵 不动,我率人马追过去,若有伏兵,你们就突然杀入;若无伏兵,待我出了峡谷,你们 再进兵不迟。”
“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侄子为一方镇抚大帅,真是历练得筹谋在胸了。”刘江赞道。 陈懋爵位虽高,但刘江叫他大侄子,他只能笑着点头。盖因他的父亲陈亨靖难时和刘江、李彬一起在燕王帐前听令,以勇猛、刚劲着称。在白沟河和济南之战中两负重伤,不治而亡。陈懋自幼跟随父亲,又读了一些书,除了武勇,又比父亲多了谋略,以战功晋封右都督,永乐元年,二十岁出头的他即晋封宁阳伯,比刘江等一群老将们幸运多了。永乐六年,佩征西将军印代何福镇宁夏,因善抚士卒和边境各部族归降者甚多,又晋封宁阳侯。 但他十分谦逊,于李彬、刘江等老将前常执子侄之礼,因而深受大家喜爱。今天,他把最危险的事交给自己,别人更没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