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引经典动议都北京 绳贪衍整治旧纨绔(3)(第2页)
永乐稍顿一下,环视群臣,见大家都在恭敬聆听,心下受用,继续说,“老臣杨砥所言牧马之法甚妙,百姓家中所余秸秆和粮食可以拿出一点来养马,五丁一马,负担不重,还可蠲免租粮之半,国库充盈,蠲免些租粮也无大碍,朕意允行。原吉,你这个户部尚书可有什么疑义?”
百姓哪有什么余粮?秸秆也都当柴烧了,夏原吉心里叫苦,但毕竟蠲免了一半租税,于府库亦无大损,于百姓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只怕日久天长,和尚们把经念歪了,会成为百姓的一大负担。
他说:“杨太卿此议甚好。臣建议灵活一点,有愿意并擅长养马之户可以这样,不愿的也不强求,毕竟还给朝廷纳着租税呢。”
“就依原吉所言,由户部、兵部共同议定实施。朕还有一议,即是养马,朔方之人最长于此。今鞑官闲居者多,就选其老成谨厚者教民蓄养如何?
方宾说:“就交给都督薛斌、吴克忠,此事一定能办好。”“那就这样办,”永乐说,“至于屯种官军养马,朕以为,官军既要守卫、征战,还要屯田,再要养马,负载未免太重,所以,凡养马之官军,租赋全免,营地旷远,一心养马,说不定会养出几匹千里马呢!”
丹墀上一片轻松的笑声和“遵旨”声。待场面安静下来,永乐说,“牧马法一出,朝廷就不用倚仗西番的贡马了,但有一事还需深说。永乐初以来,朕三令五申茶、盐之禁,发放御书的胡濙也从边地奏过此事,李庆任左副都御史时曾对朕几次说过,公、侯、伯、都督往往令家人子弟行商中盐、走私贩茶,借权势凌辱转运司及各盐场官员,恣意滥取,致一些盐场累岁亏折,盐课司不敢据实上报,盐场官吏却被问罪,已成天大笑话。错案虽被纠正,然官员之贪心未敛。朕听了李庆的话,便谕令户部张榜禁止,就是要给这些人敲敲警钟。宋名将岳飞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今朕看来,敲警钟无用。文官爱钱,武臣更爱钱。前日,后军都督府右都督蔡福仍在妄行奏请蠲免军屯籽粒,欺君罔上,假公济私,被李庆弹劾。此类事件,迭出不穷。难道,朕真不知其为一己之私利吗?不是,是朕怜惜他们曾为国流血、流汗,是朕答应过他们共享荣华富贵。有一、有二、不能有三。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也!朝廷有制在先,四品以上官员之家不许与民争利,不得再败坏我大明法度。着都察院即逮蔡福归案,此后公侯伯、都督有犯者,一以鞠治,绝不留情。”
他扫了一眼李庆,李庆仍是风宪官作派,不苟言笑,一脸的严肃。蔡福,当年张辅帐下从交趾深入老挝擒获陈季扩的勇将,因箭伤感染,久治不愈,溃面越来越大,几无可治,才被张辅逼着,回南京治疗、痊愈。京师部分官员的颓败让他大受刺激,从此,再也不愿回那个阴暗潮湿、刀锋剑雨的交趾前线了,遂疏通兵部方宾,以残疾为由,在五军都督府谋了个一品的右都督。在京师任都督以后,闲逸懒散,无所事事,再看身边的人,出手阔绰,一掷千金,原来都有自己的买卖啊!他遂利用主管的军屯差事,一方面以歉收请求皇上蠲免上缴,一方面将收益部分中饱私囊,已在军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因而为都察院李庆所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