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思贤妃永乐梦春晓 勾往事大档泄私愤(1)(第2页)
“皇上,胡濙的折子到了。”这是直达皇上的,当值的黄俨当面开了封,躬身递上。 那是厚厚的两本,永乐打开后,迫不及待读起来。字很大,他看着舒服,胡濙事事都能想到做到他的心里。
臣胡濙奏畿辅物料之地及沿路官民议论五事。 臣胡濙奏皇太子殿下诚敬孝谨七事。 他把“官民议论”的折子放在一边,忙打开了有关皇太子的折子: 臣于新年前抵南京,先乔装在应天府各县走了一遭,继而随大臣上朝,前后阅月有余,无论民间抑或朝堂皆对太子监国褒誉有加。一则勤勉谨慎,闻鸡起舞,早朝、午朝无一缺 漏,善政之举一如陛下。二则躬心监国,所剖庶务,秉断入理,深孚官民之心。三则时时挂念陛下,惦念皇上旧日之疾,嘱御医闲暇之时多动心思,为皇上配得根治之药。四则祭祖、祭天地……
接下来,永乐一目十行,虽是官样文章,但也厘清了近日对太子的误会,再看另一份折子,也令他满意,他信胡濙。
十几年来,除建文的踪迹外,胡濙的密奏涉及到包括亲王在内的众多文武官员、民间隐情,尤其是盐政、茶政等政务执行之中一些人的乖张之举。此次又言及宝钞贬值、石料产地石窝店及漕运官军、沿途士商人心稳定等,拾遗补缺,周知天下,为他及时措置提供 了准确的一手情报。将心比心,似是比御史、给事中们更为得力。
他表面上还在翻看着胡濙的密折,心里已在思忖着皇太子的所为,虑及自己是不是过 了些;更深的一层是,如果有一群人能像胡濙一样秘密或公开游走于官府或民间,周知天下隐情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那么,由谁去做呢,又该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呢?他没有想好。 心腹之臣锦衣卫使纪纲的奸佞、僭越乃至谋逆,对他是个极大的刺激,新的机构若是遇到 这类人还不一样不顶用?他扫了一眼黄俨,忽就想到了郑和、侯显、海童、李达、亦失哈 一批忠心耿耿的内官,若是建成一个由内官指挥、由皇帝直接控制的机构,撒下天罗地网,明里暗里监督,天下还有敢隐匿不报的灾情、欺骗朝廷的假折子吗?他在心里暗暗点头,为胡濙此时到来的折子、也为自己心中的新谋划。 皇帝半天不说话,又无不悦之色,黄俨偷觑了一下,见皇上的心思并不在折子上,胆子略大了些,就想把一盆预谋好的坏水泼出去,借皇帝之手,撒出心中的一口恶气。 黄俨往前挪了挪,在永乐的茶盏里添了些热水,弓着腰,低声说:“皇上一坐就是一个多时辰,奴才看着心疼啊!还是歇一歇,天下的事一个晚上哪能理得完?” 永乐的心里正兴奋着,黄俨的话很是时机,让他感觉热乎乎的。 “搁在几年前,权妃在的时候,早三番五次劝皇上歇息了,今儿,也只有老奴了。” 一听到权妃两个字,永乐的心头就是一震,瞬间,多少柔情蜜意一下子涌上来。映月走了快十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长期留在了他的心里,飘在他的眼前,别人以为这是不好 的征兆,而他却欣然接纳,恨不能她起死回生。这些年,王贵妃安排又在朝鲜选了两次, 却再也没能选到像映月一样让他心仪的奇女子。每年清明,他都要礼部到山东峄县,祭奠他的贤妃,看望他的映月。他往返北京南京时,只要路过,必要到坟上祭一祭,仿佛她没 有走,只是换了个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