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古朴劝降卸石棚寨 柳升谩语安丘大营(1)(第3页)
“勉仁之言甚合朕意。”永乐一捋长髯,接过话题,“若叛民下山,各务农耕,千家万户,炊烟袅袅,岂非朕之赤子?若执迷不悟,朕也决不手软。户部侍郎古朴,以清介恤民为着,又能言善辩,朕即命其星夜赶往益都安抚。叛民倘能下山,便是我大明社稷苍生之福,免了山东生灵涂炭;若不听我良言,顽抗到底,必是死路一条。山东都指挥使刘忠先悄悄进兵,朕再命安远侯柳升率京营将士为继,若不听抚,一鼓荡平之,以绝后患。”
朝廷派大员进山招抚,义军大营中不少弟兄心动,唐赛儿先稳住古朴,静观时局变化。然而,坏消息一个个传来,宾鸿、赵婉在安丘受挫,山东都司刘忠已密率人马逼近益都,又听说朝廷的京军也悄悄向山东开来。这哪是招抚,明明就是个缓兵之计。
赛儿把古朴找来,怒斥道:“古大人演的好戏!你奉旨上山招抚,意在稳住我众家弟兄,京军和刘忠却奉旨进剿,你想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我数万义军?”
“不、不、不,女侠一定弄错了。”古朴见情势突变,也有些惊慌,但他还是尽力镇定,“本官奉圣谕出京,皇上千叮咛、万嘱咐,要我说服女侠率众下山,各回本乡,既往不咎,怎会有大兵压境?我敢以性命担保。”的确,永乐御前方略的全部并未告诉古朴,只对他说了其中的一部分,既担心他不同意剿抚并举,还担心他在卸石棚寨万一说漏了嘴,不好收拾。因此,除了火速赶往山东、招抚叛民外,他一无所知。
赛儿杏眼圆睁,讥笑道:“几路斥候来报,还弄错了不成?听你的,就是束手就擒,任人宰割;打下去,虽也是死,却是鱼死网破。青州、兖州连年大旱,朝廷不放赈,却发来大兵弹压,逼着小民和他刀枪相抗,那就来吧。”
“大灾?”他这个夏秋两季收缴赋税粮的户部侍郎都不知山东灾异的事,来时也没见啊,怎么回事?“朝廷确实不知青、兖大旱,故……”
“住嘴!姑念你算个清官,留你性命下山看看,若再拖延,佛母的宝剑就认不得清官、浊官了。”舀尽三江水,难洗今日羞!为官三十年,古朴清廉自持,爱民如子,无论在地方还是京城,从未遇到过这样尴尬的事,被一个妇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妇人一顿痛斥后赶出来,还是给了他好大面子。但他又不得不信那妇人的话,朝廷的大兵一定是到了。那,皇上到底是什么心思?不明就里的两头受气使他的心绪坏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