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 作品

第92章 火树银花鳌山灯会 风山魔海正殿火灾(1)(第3页)

黄俨退去,永乐才对杨荣道,“勉仁,朕想到的,你先想到了,你又为大明做了一件 功德无量的大事,快快起来。”话虽轻松却语带悲凉,心情沉重到似有千钧重担压着,又似有万马狂踏,喘不上气来。他只觉得手脚冰凉,寸步难移。

杨荣站起,立在一旁,无奈地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五内俱焚。刚刚建成,刚刚举行了那么盛大的奠都仪式,奉天殿只用了那一次,华盖和谨身殿还没来得及使用,对群臣、 对百姓、对天下又该怎样交代?他理解皇上的心情,却又想不出一句可以劝慰的话。

“是上天在予朕示警啊!”永乐长叹一声,仰望着半红的天际,自言自语,“朕效仿古人筹建二京,不意间三殿同灾,令人心神俱惊。可朕,没有像晋武帝造太庙那样,南采荆山之木,西运华山之石;也没有铜柱十二,涂以黄金,镂以百物,辍以明珠……但朕一定有错。是不是敬天事神不至,天神在怪罪?是不是政务乖张,小人肆虐,君子贤士隐退了?是不是刑狱冤滥,谗慝交作,百姓受苦了?是不是蠹财妄费,用度无算,工作过度, 民力凋敝了?是不是租税太重,徭役不均,军旅未息,征调无方了?是不是奸人附势,群吏弄法,有司熟视无睹,不予纠治了?上苍啊,可否给朕一点儿小小的明示?”

杨荣也深深地以为,这些年,百姓的徭役太重了。南征交趾,西南数省官军轮番出师何曾休息?百姓运送粮饷不堪其劳,人都跑光了,前线粮饷不济,李彬不得不在陌生的前线实施屯战。还有大运河之修,北京之建,南京大报恩寺之建、武当山之建等等,百姓多年未得休息。但这些话又怎么能直接对皇上说呢?

犹豫片刻,杨荣忧心忡忡道:“多日来,圣躬欠安,圣心焦劳,然事已至此,皇上也不要过于自责。陛下说得对,是上天在示警啊!究竟何处缺漏,一时也难以说清,不如听听群臣意见。”

永乐“嗯”了一声,迟疑了一下,低声道,“那就按朕方才的意思,拟一道诏书,晓谕中外官员,不论官品高下,就三殿之灾,听群臣直陈得失,有嘉言善行,还可拾遗补缺。”

“遵旨。” “你去拟诏,朕去文楼看看。” “不行,”杨荣伸手阻拦,坚决道,“那是下风口,太危险,皇上一身系天下安危,水火无情,臣代陛下去就是了。” “你要抗旨不成?” “皇上就是杀了臣,臣也不让陛下去。”

“皇上还是不要去了,上千人搬运,奴才估计这么大工夫也快搬完了。”早已闻讯赶来伴驾的马云跪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