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西凉亭永乐大阅兵 阔滦海鞑靼小逃亡(2)(第2页)
黄麾仗伞下,永乐自然洒脱面带笑意,齐胸长髯在微风中飘荡,望着齐整掠过的步骑兵,又有了许多感慨。他对身旁的都督、尚书、侍臣道:“古之战阵兵法不得不讲,习战阵方能固营垒,固营垒才能御强敌,然需灵活使用,不可僵持。宋时,老将宗泽见岳飞长于野战,所向披靡。金兵南侵,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因将阵图授予岳飞,欲之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岳飞深涵其意,熟识之后,对宗泽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好一个运用之妙的岳鹏举。故朕尝言,兵行犹水,水因地而顺流,兵因敌而作势,水无常行,兵无常势,须因敌而变化方能取胜。行阵之妙在于,猝遇大敌所至岿然不动,左右前后麾之自如,无往而不胜。”
永乐神采飞扬,他要告诉侍臣的远不止这些。“晋末,并州刺史刘琨被胡骑在晋阳围困多日,城中兵少而窘迫,无计可施,后来他探知胡骑久离家乡,想起了韩信当年的四面楚歌,遂心生一计。先是月夜吹箫,中夜又奏胡笳,黎明再奏胡笳,时断时续,呜呜咽咽,胡兵唏嘘流涕,终于弃围而去。这也算是孙武子攻心为上的战法吧!”
“陛下兵法稔熟,宏论高深,臣等望尘莫及也!”是张辅的声音。阅兵之后是射箭比赛,这一次是让兵卒参与,每营中各选出三名士兵。广场西侧立起了三根裹满草束的木杆,每根木杆都插上数面小旗,三人一组,每人三箭,能将小旗射下者为优秀。前十组步兵中,只有一人三发皆中,其他或中一次或射到木杆上,总成绩还算过得去。
永乐把成绩最佳的士兵叫到跟前问:“哪个营的,唤作什么?”“小卒唐顺是阳武侯薛都督右哨幼军营的。”永乐点点头,记起当年负气将各地子承父业的幼军一万多人送京师交薛禄训练之事,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们如今二十多岁都已成人,且训练不错。永乐面露喜色:“赏!赐牛一头、羊三只,宝钞五锭,回师之后由薛都督颁与。”
“谢皇上隆恩。”接下来是十组骑兵,总成绩略好于步兵,至少有一箭射在木杆上了。看赏之后,永乐兴趣盎然:“雁无头不飞,兵无将不行。朕正在兴头上,只观士卒骑射不过瘾,还要看看大将们的骑射,英国公张辅以下、各卫指挥使以上每人三箭,任何人不得缺漏。”
侍从武臣忙下去准备。一声炮响,指挥使、都指挥使、都督等先后驰射,一个多时辰方才射毕,偌大的广场上,却没有太大的欢呼声。武将中大多两中或一中,三箭倒还没有全飞的。到了公侯伯一层,应城伯孙亨以三箭脱靶而爆冷,安远侯柳升、武安侯郑亨、成山侯王通、三发而两中,只有阳武侯薛禄、宁阳侯陈懋、英国公张辅三发三中,如同探囊取物般轻松。永乐还算满意,赏了张辅、陈懋、薛禄。
他略一思忖,发现少了一人,是总督前运的押粮官隆平侯张信没到,着人一问,说是夜里闹肚子,一直不舒服,在营中歇息了。永乐脸一沉:“朕大阅全军,观六师演武,他竟敢托病不至,着降为办事官,粮草督运之事全部交与李庆。孙亨三发不中,空有伯位,着罢领兵之职,何时骑射练好了,再履职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