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 作品

第95章 西凉亭永乐大阅兵 阔滦海鞑靼小逃亡(3)(第2页)

“又开始恭维朕了,”永乐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臣如子房,智谋抵千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尔等在朕身边,历练国事,治国、治军见识不少,都是国家栋梁之才,裨益不在尚书之下,朕不敢小视的。”

总押粮官、工部尚书李庆补充道:“臣等怎不愿成为皇上一样文武双全的人呢,只是愚钝,习了文就忘了武;就像武将,习了武就对文毫无兴致一样,只能是方面之才。所以,皇上是日月,臣等只能是繁星,众星捧月,辅佐皇上。”

永乐没有言语,抚今追昔,心中也觉二十年来文治武功成绩斐然,若没有他这个君主,何来如此宏伟的治绩?臣自然不能胜君。

“皇上,前面隐隐约约的该是开平了吧?”杨荣故意问。永乐举目远眺时,一标人马飞驰而来,“郭”字、“徐”字大旗迎风招展,最前的两位将军到永乐前滚鞍下马:“臣成安侯郭亮、臣兴安伯徐亨参见陛下,麾下三万将士愿为皇上前驱。”原是镇守开平的郭亮和徐亨。

“起来说话。”永乐说了一句。年近六旬的郭亮身姿矫捷,轻松上马;矮壮的徐亨倒也不笨,跃上马背,随在皇帝左右。郭亮说了些皇上辛劳的客气话后道:“开平距阿鲁台虽比兴和近得多,但鞑靼在臣这里吃过大亏,死伤了几百人,故他绕过开平远攻兴和,兴和设防虽谨,但王唤贸然出击才中伏而死。臣自永乐七年备边开平以来,谨斥候,严守备,十七年以后,又有兴安伯徐亨襄助,练兵、屯田两不误,方有今日强城之势。”

听了郭亮一大堆表白,永乐轻轻点头,元时的上都、今日大明的重镇开平之所以安堵,郭亮自然功不可没,这和外面的传闻不大相符。

皇上居高而望,见了森林,还真就丢了个别的树木了。外若率直的郭亮,不但给皇上,也给众大臣留下了一个严谨奉公的好印象。其实,在开平这十几年,他克扣军饷,贪污恣肆,欺男霸女,没少干了坏事。但郭亮这个人,老谋深算,十分在意时论和口碑,在意他在开平军民心中的形象。因而,凡事运作起来,皆处机密之状,无半点张扬之举,故在人们眼中一直就是个难得的好将军,直到来年病死。因为年老,永乐遣徐亨协助,徐亨到后,郭亮还以为是皇上听到了风吹草动,着人看着他呢,遂收敛了许多。

“一半将士留守,你二人率其余兵马随朕出征。”“臣以为留五千人足可以守御。”年轻的徐亨扭扭敦实的身子拱手道。靖难功臣之后,虽不免纨绔子弟骄狂、自大的习气,能有些作为,且和郭亮的相处共事还算不错,差强人意吧。“为将不谨乃兵家之大忌,此距敌虏近,不可不虑万全之策。丘福轻敌之败,十万官军血的教训,永久都当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