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 作品
第167章 我住街道我姓王8(第2页)
对于这个定价,就连街道自己人也觉得有点多了,现在一个最基层办事员月收入九十斤小米,我也才二百一十斤,定级副科,我居然算是升职。等过两个月,这个工资会调整一下,最基层的会上涨到一百二十斤,最起码得满足一家所需啊。但是我说,这就是一个惩罚性标准,毕竟以后孩子还要上学,何雨柱也没有抚养妹妹的义务,这笔钱里面还有一定的何雨柱的辛苦费。
钱要到了,何大清两个人还以为可以松口气了,结果当地妇联快速出手了,两个人都要进行批评教育,何大清是弃养女童,白寡妇是违背妇女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现在的妇联对于她们这种明明已经独立自主的,却偏要依附男性的,放弃个人劳动,违背妇女劳动属性的人,都不怎么喜欢,处理起来一点也不手软,而且影响很大,虽然不计入档案,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完全不是一码事。就这么说,白寡妇的两个儿子,这辈子基本一眼就能看到头了。反倒是何大清自己受的罪不少,却不影响后代。
何雨水没去,一个五岁的小屁孩,还是挺好哄得,不过何雨柱这个人有点得寸进尺,他把街道当成托儿所了,每天他上班,就待着何雨水的伙食往街道一扔,下午下班再把人接走,关键是,何雨柱这个混蛋,下班还特别晚,八点都算早的。经常我还要带着何雨水回家,要不是我没在何雨柱身上发现问题,我都以为是王华清来折腾我的了。关键是,这些事,还真就是我们必须做的,不做不行,我们有开办托儿所的权力,但是就一个明年就要上小学的孩子,没有必要啊。
傻柱这边还是比较简单的,真正麻烦的是那一大堆窝棚,现在户籍自由流动,可以自由到什么地步呢,只要你在四九城有落脚点,就可以上户口,所以房屋过手,出租,一堆一堆的,这还好,虽然旧四九城规划一般,但是也是有规划的,只要有房子,就有一定的秩序,真正麻烦的就是这些窝棚,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啊,怎一个乱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