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与我无关的四合院61(第2页)
刘海忠水平不够,并没有参与今年的考核,现在可没有晋级比例这一说,水平不行,就是过不了。但是他家里有喜事,大儿子刘光奇考上高中了,而且还是挺不错的高中,比许大茂那个可好多了。这么一来,刘海忠手里就多了一个名额。
去年刘海忠作为机修钳工里面等级最高的,得了一个先进,除了实物奖励之外,还给了一个求学名额,就是钢铁行业子弟中学的就读名额,这学校也有高中,但是很烂,想进一步升学的可能性不大,就是混个高中学历好找工作,反正高中也不是包毕业。
刘光奇有个同学,平时学习非常好,结果中考了,家里人挤了挤让他吃点好的,可惜吃的太好了,考试的时候几乎住在厕所里了。几乎所有人都为他可惜,刘光奇的老师,经常说他,就是个大学的苗子,就这成绩,一路考到大学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一次考试失利,几乎所有老师,都为他惋惜,甚至都有老师说,只要这孩子能上高中,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就算是考不上高中,这辈子也比一般人混的要好。由于高中中专是考前报名,所以这个孩子考不上高中,连中专也不能上了。
现在面临的就是要么拿着初中毕业证去找工作,要么就是重新读一年初三。可是这个时候的复读,可不是两嘴一张,学费一交就能解决问题的,复读一年,等于留级,留级一年对于档案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这也是为什么高考失利之后很多学生宁可去找工作,然后再谋求高考机会,也不会去重新上一年高三。
当然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初三复读一年,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但是刘光奇觉得,这人既然未来一定是个大学生,那么为什么不提前留下一点关系呢,所以,他说服刘海忠拿出了他手里的上学名额,找到了这个学生,给他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两种选择,各有优劣,一个是档案好看,不影响考学,不过学校差一点,另一个是有机会进入更好的高中,但是有些大学会为他关上大门。但是这个孩子在家里深思熟虑,他决定相信自己的自制力,去子弟中学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