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有意思的世界5(第2页)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说法,一个将军在边境统兵三十万,结果立了大功,却被皇帝赐死,女频的写法是,将军乖乖自尽,男频的写法是,将士们随朕杀入皇宫平叛。很多人会嘲笑女频的写法,反而去赞同男频的写法。
实际上,这要是放在历史上,反而是女频的写法更加现实,虽然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第一,想要造反,必须是自己的私兵,如果是朝廷的兵马,你前脚刚喊出清君侧,后脚就被手底下的人抓了,刘据和李世民还只是发动宫廷政变呢,却都要把囚徒放出来,利用囚徒的力量。扶苏是不是真的懦弱到不敢反抗秦始皇咱不知道,但是,他和蒙恬起兵,一定得不到秦朝长城兵团的帮助。
所以,第一步,要拉拢所有的中低层军官,或者说,就得是自己的私兵。但是,皇帝都放纵你养三十万私兵了,你和皇帝还有什么区别。至于现场拉拢,放心跟着圣旨来的,要么是提拔副将为将军的旨意,要么就是会有一个名望很大的将军来暂时统管军队。关键是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兵,他们不是一个人,他们有父母,有妻小,这些人都是人质,除非你是割据军阀,像安禄山那样。
第二,就是监军制度,这一批人是很难动的,而且很多朝代的监军系统都是明暗两条线,说不定哪一个你信任的军官,亲近的谋士,就是皇帝的监军,借着升帐议事或者出谋划策的机会来个极限一换一,也不稀奇。
第三,就是大家都知道,打仗打得就是后勤,一旦开始造反,除了一路烧杀抢掠,然后被沿途城池同仇敌忾,自行阻击之外,就只能小股轻进,尽量就食于敌,减轻后勤压力。就像岳飞,所谓的十二道金牌大名鼎鼎,其实哪怕没有十二道金牌,岳飞也已经在考虑退兵了,十二道金牌最让人诟病的不是退兵,而是放弃已经打下来的土地。
岳飞那个时候已经和金兵打过一场大战,虽然赢了,但是自身损失也不小,短期内很难再有一场大战能力了,当然金兵作为失败方,更惨。双方都已经没有能力再来一场硬碰硬了,而,当时黄淮地区已经被金兵祸害的完全不成样了,南宋很难在近处获得补给,他的运粮线非常漫长,所以这个时候他要做的是安排好防守兵将,开始有序退兵,实际上岳飞也是这么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