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 作品

第467章 前传的外传17(第3页)

巡阅使一方全面胜利,正式入主京城,当然明面上,他不是老大,因为出身问题,目前他基本不能服众,而是放了一个傀儡在上面。不过,由于这一次参与的人成分过于复杂,再加上一些别的原因,皇帝最终被赶出了皇宫,被赶回了亲生父亲家里居住。这也是一种态度,想让我帮你复辟,门都没有,我打仗的目的是自己当老大,不是请个祖宗在自己头上蹲着。

保皇党们虽然没有被清算,但是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出现了一小波外逃现象,但是咱们的贝勒爷,因为妻子的国籍问题,日子过得还不错,没有受到什么特殊针对,反倒是借着这个机会又侵占了不少土地。收获最大的就是咱们的杨营长,这一战,他的嫡子哥哥战死,连家里也被“土匪和叛军”给洗了,作为他爹的唯一的儿子,顺利的继承了他爹因为痛失爱子之后无心理事产生的所有遗产。

在大家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保安旅,带队往西京去了,因为这一次战争中,他站的是在京城组织政变的那一波,没有留在京城,去西北当土皇帝去了,杨营长暂时下线了,他这种旁系中的旁系,在哪也很难得到重用,更何况,他还是一个为了权力连自己的哥哥和侄子都要杀的人呢,不是所有人都是李世民,而且李世民在这个时间段可没啥好名声,这个时候的文学界和史学界对他的评价是心狠手辣的庸君。

没错,清朝之前的明君典范之二,李世民,后世的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千古一帝,在这个时候的评价是个庸君,就差得一个唐实亡于贞观了,重点抨击的就是他恢复奴隶制,以及为了顾及自己名声,对外族过于大方,使用异族雇佣兵,强枝弱干的政策,导致了大量外族崛起。甚至有更离谱的,把辽金元清这些政权的崛起,都直接归罪于李世民,也挺离谱的。当然李世民战略眼光确实挺一般的,但是要说他是庸君,那可真就是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