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 作品

第492章 前传的外传52(第2页)

他媳妇出了月子之后,整个人瘦的都有点脱相,我看了一下,她的身体状况再怀孕没有问题,生理上不成问题,但是,要是想要生下来,就得看命了,哪怕就是现在开始好好的补也很难,除非找个靠谱的大夫,给她仔仔细细的调理一下,可是就看何大清的态度,这就是做梦。

不过小何雨柱还是挺壮的,他妈真的是把能给他的都给他了,奶水不够,就让何大清想办法联系牛奶,这个问题倒是不大,毕竟他所在的饭店开在了法租界,本身就不缺卖牛奶是,再说了,他们饭店要提供中西甜点,牛奶也是重要原材料。

被发配到京城的刘海中一家在易中海的推荐下,也住进了贝勒府里,和许大茂他爷爷做了对门,易中海也住到了自己的家里,在老聋子的支持下,和他媳妇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除了大院里给他送上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祝福,他以为会上门的那些旗人叔叔伯伯们一个都没有来,不过老聋子毕竟也是在背后掌握不少违法产业的大佬,她很清楚,易中海的婚礼,不可能来人,他爹几年前还算计他们的孩子呢,怎么可能来祝福他,所以她根本就没有准备。

不过易中海住在家里,居然和他媳妇一样对老聋子晨昏问省,人前叫夫人,叫太太,人后直接叫妈,三个人真的过得跟一家人一样。把贾家两口子羡慕的不要不要的,毕竟老聋子手是真的松,可没少给易中海两口子钱,毕竟老聋子是真的不缺钱。但是他们也不好往上贴,毕竟论起来,贾家应该算是大夫人的人,和老聋子这个姨太太,本身就没有太密切的交情,他们还想用当初的救命之恩,去缓和和老聋子的关系呢,结果人家老聋子根本不理他,你想一笑泯恩仇,我还不想呢。

张平的哥哥,张喜,现在在那场受迫性战略转移的途中,现在已经是连长了,毕竟,他参加运动真的挺早的,现在才是连长主要原因还是文化水平不够,只能靠一腔热血敢打敢冲,指挥几乎没有,打仗全靠莽,立得战功不少但是就是升不上去,这也是为了战士的生命安全,毕竟他的打法,效率太低了。他的遭遇在一场场诉苦大会中,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他的团长和师长甚至军团长都知道,军团长甚至给他承诺,以后要是解放了他老家 一定给他报仇,他们可不知道甄家现在已经被灭门了,只留下了一对改姓贾的父子。

不过现在的张喜,也算是上大学了,认识了三百多个字了,光给弟弟张平的家书都写了好几封,都在师资料库那里放着,他们可不敢把信寄出去,万一因为他们连累了家属就麻烦了。工农战士学习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各级指战员,就把这个玩意当成任务来完成,有的时候还会有竞赛,还会发奖品,可能是三五十发子弹,可能是一杆枪,也可能是两个手榴弹,也算是艰苦的转移途中少有的乐趣。而且越是军官,学习压力越大,不仅要学习识字,算数,还得学习指挥作战等等,张喜就在这种学习中煎熬着。

甚至可以说这支子弟兵是全国文化水平最高的一支部队,甚至在全世界都不算差,就连西大和带英都不敢保证他们的士兵都识字,也只有特殊部队,比如炮兵,装甲兵,海空军,至于步兵,那都是灰色牲口,发把枪就能上战场。所以说,他们的指挥员,不识字,居然需要到打小鬼子的时候现学,那真的是赤裸裸的侮辱。

除非,这个指挥员威望高到了极点,自己比赛输了连累整个集体丢人,他的兵也对他完全信服,没有意见,而且他的脸皮厚颜到了极点,也不会不好意思,不觉得丢人。但是要是出现这种倾向,有个词叫带兵独走,发展私人部署,搞山头主义,个人英雄主义,这个人的政治和军事生涯也就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