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前传的外传63(第2页)
我就说一点,现在京津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张平在津门买的房子在城市边缘,只有五间房,还有一个很小的院子。但是他为了进京,把这套房子卖了,重新在琉璃寺附近买了一个新院子,这可是城区了吧,而且还是个不怎么标准的小两进院,大大小小二十三间房,居然还有剩,两边的房价居然差这么多,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所以我说阎埠贵想把他爹的院子卖回本来,就是做梦。为啥要在这里买房子,因为离工厂近啊,方家胡同,大大小小的作坊式工厂一大堆。而且张永利要上学的高中,也在这里。不过不得不说,他的运气是真好,没有特殊情况,他所在的机械厂未来会被直接整合到第一机床厂去,那可牛大发了。
张平进京之后,没有和张小花取得联系,在他看来,他已经和认贼作父的张小花彻底断绝关系了,白天上班,作为大师傅,他的工作时间是相对比较自由的,晚上就抽空跟踪老贾,这才有了一击毙命。他们搬家是四六年上半年,张永利也直接开始跟班入学,他居然计划着四七年三月份就开始准备考大学,也就说满打满算,他只有一年的时间来学习高中知识,而且目标定的很高,准备子承父业去清大工业学院上学去。不过以他的水平问题不大,考不上清大,还可以考虑别的大学吗,比如交通大学。
这个时候京大工学院和清大工业学院都很厉害,只是因为清大工业学历史更悠久,底蕴更加深厚,所以名气更大,京大工学院,实力其实一点也不差,尤其是在热机方向,甚至更强一点。京大工科的没落其实是因为五二年院系大调整,他的工学院合并到了清大的工业学院里面。张永利还是有心气的,一门心思就想去个好的,所以选了清大。
其实要说地理位置,京大是在二环内的,主校区在沙滩地区,就是紫禁城和景山公园的东北方向,紧挨着,黄金地段啊。五二年院系大调整之后,才搬到了为燕大准备的校址,和清大做邻居去了,要不怎么叫燕园呢,而清大则是一直在外面,一九年的时候,只有京大的学生活动,清大没有动静,第一就是他在城外,再加上他们的校史,一般不怎么关心政治,这种活动大家也不喜欢通知他,没有听到消息,等听到消息反应过来了,已经出不来校门了,被军方和校方提前镇压了,然后一口大锅,被学生们背了一百年。
这时候没有统一招生考试,各个大学各读各的,清大的考试时间最早,是七月中旬,京大晚一点,是七月下旬,天大和交大都更晚,八月初才考试,所以理论上,他可以三个学校全都考一遍,然后择优录取。可是为什么,七八月才开始,他三月份就要开始筹备高考呢,这就要提到这个时候特有的预科制度了。
所有的在读或者已经毕业的高中生,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所以张永利是以在读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只读一年高中也行,是高中生就行。先参与所谓的预科考试,考的是初高中知识,预科过了之后,要在大学参加三个月的预科教育,不是免费的哟,和未来的选择方向一样,看看你是不是适合这个方向,如果适合,才能参加入学考试,不适合哪来的哪去,一般情况下,挨得比较近的几个大学,相互之间是承认对方的预科的。当然这种预科仅限于部分专业,很可惜,工科基本都有。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大学根本不是给普通老百姓准备的,钱和时间,都不是普通家庭能扛得起的,也幸亏娄半城负担了张永利的学费,否则哪怕张平也算是小有家产,两个孩子他也养不起。甚至可以说,张平运气好,才能让老大和老二都上学,毕竟小鬼子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奴化教育,学费并不算高,一开始几年甚至还管饭,否则就连小学到初中的学费,张平都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