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前传的外传63(第3页)
五八年上半年,易中海和刘海中都晋了一级,刘海中终于达到了六级,工资和易中海拉平了,但是各种补贴津贴,他可比易中海多多了,刘海中那叫一个高兴啊,毕竟能拉平,就有希望超越,刘海中在大院里走路,头都抬得高了二十度。再加上,刘海中家的太子爷刘光齐,参加高考,居然考上中专的,而且还是大中专,考上了机械工业学校,可牛大发了,连车间里都对刘海中提出了专门的表扬。刘海中在大院里风头更是一时无两,连老聋子都不怎么放在眼里。
但是,到了下半年,暂停考级政治挂帅的文件一出来,刘海中立马就傻眼了,进步之路断了啊。结果一个名叫八级工的超级大馅饼砸到了易中海头上,易中海一下子成了八级工,杨厂长在这里面可没少使劲。虽然只能领到八级工最低级的补贴,而且其他的高级工根本不拿他当回事,那也是八级工啊,这一下轮到贾东旭抬着头走路了,毕竟易中海这个八级工是他师父啊,反倒易中海本人,挺低调的。
刘海中,一生气,家里两个孩子就倒霉,走路快了挨揍,慢了挨揍,坐的不端正挨揍,太端正了也挨揍,有的时候连吃饭太快都得挨顿揍。虽然说这两个小子都不是啥好东西,但是被刘海中这么揍也确实委屈了点。大院内部的都知道怎么回事,不会戳刘海中的肺管子去劝他,但是为啥邻居也不管呢,这就得说,刘光天和刘光福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了,邻居们听到他俩挨揍,只会以为他们是不是又犯什么错了,只会心里痛快,绝对想不到刘海中就是纯粹的为了发泄。不过,就算想到了,大概也会叫打的好,两个人的人缘,也真可见一般了。
但是很快,就发现唯政治论不行,工业发展不动,然后就开始变换风向,开始想尽最大可能发展工农业。但是考级没有恢复,依然是评级,政治可靠性和工龄成了非常重要的参评条件,对刘海中依然不怎么友好。易中海虽然按照新标准,达不到八级工标准,但是不能让普通老百姓为决策买单,所以已经升上去的,不讲,工资除了普降和统一调整之外,不变,易中海就在厂里干着五级工的活,领着八级工的工资,不过有一点易中海很好,那就是他会演,他对外表现的事,他在积极的学习,争取早一天,能把自己的能力和工资拉平。
但是这一次转向,让许大茂的婚姻出现了非常大的危机,只是许家自己都不知道。原因是娄半城重新回到轧钢厂了,成了厂长顾问,用来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挂了一个副厂长的虚衔,叫他副厂长,实际上既没有级别,也没有工资,只不过权利可是实打实的,杨厂长也借着这个机会正式上位厂长。
两个人对轧钢厂进行了一次大调整,比如撤销机修车间,所有的场地全都用来搞生产,减少中高级工对学徒工的培养,也减少工人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搞生产,四班三倒撤销,改成三班三倒,可以说就是用压榨工人方式实现降本增效。也是,要是娄半城有好办法,他不早就拿出来了,还用等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