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不想断更 作品

第137章 再亲下去该酒驾了(第2页)

“看你说的,文化人聚餐,怎么能没有歌舞助兴。”马科说道。

两三分钟后,曾莉抱了把吉他,邢爱那拿了个摄影机。

这两样东西永远在他们的后备箱放着,当然还有画板。

摄影机是宁昊的,吉他是邢爱那的。

“来呗,现场发挥一下,来首应景的。”

邢爱那如此说道,在她的印象当中,杨灵越就该有这样的能力,很多人都这么认为,毕竟也有很多人能做到。

曾莉把吉他递给男朋友后,就在偷笑,倒也不担心男朋友会丢脸。

宁昊与马科则是很给面子的拉开了身位,给杨灵越腾出了一片空间。

杨灵越拨弄了一下吉他,尺寸略小,适应了一下说道:

“今天元宵,上午咱们讨论方言与诗词的时候又提到了《青玉案.元夕》,此情此景,就唱这个吧。”

几人很给面子的鼓掌,其中包括已经被邢爱那拉到摄影机后拍摄的宁昊。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这首宋词,陈彼得老先生用了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中的羽调式写成,曲式简洁,上下阙只在最后一句的收尾处略作改动。

所以吉他非常合适,弹奏也很简单。

“一夜鱼龙舞”是上阕结尾,略微收拢,而下阕结尾的“阑珊处”,大开大合,音高为“7~3~6”,特别有力的正格终止,很有气势。

而更吸引人的,是之后的衬词“啦啦啦啦~”,这段是点睛之笔,第二第三句是一个小反复,颇有辛弃疾《丑奴儿》中那个小反复的神来之意(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在此把所有词句中言尽的,未能言的情感,都在这个时候尽数抒发。

旋律简单,朗朗上口,陈老先生谱的这曲子对中小学生可太友好了,要是中学老师们都能唱着教,背诵岂不简单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