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不想断更 作品

第1350章 中国人都这么厉害吗?(第2页)

捧一个日后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俄罗斯国宝级女演员,这不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儿嘛。

杨灵越没法直接要求,这娘们儿军人家庭出身,骨子里很刚的,这点在床上也能看出来。

真要提了,这娘们儿必然有逆反心理,还得来一句:“你怎么不学俄文?”

潜移默化。

就像默多克等人于1993在乌克兰投资成立了“独立新闻社”,长期的文化渗透,在当地及周边国家培养出了一批思想浅薄、品味低下、心理扭曲的“精神美国人”,并通过他们把黑手伸向当地的人文、艺术、媒体乃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嗯,周边国家说的是俄罗斯。

话说回来,杨灵越很想在离开俄罗斯之前再见一面玛丽娜,甚至再来一发。

但他遏制住了自已的想法,不单单是舔不舔的事儿,还有同样要给她营造“失去感”。

也确实如此,玛丽娜从一开始洒脱的离开别墅,到拿到u盘的心思婉转想见杨灵问问他什么意思,到现在看着打印出来的剧本走神、哀怨、思念,心思婉转。

A:“他把我当成了妓女?这是他的报酬?”

B:“不是,他是喜欢你的。这是他的工作,因为他认可你的表演。”

A:“他可以抽空给我打个电话,但他就是没打。”

B:“他不会俄语,你不会英语和汉语。”

A:“他可以回来见你一面,或者让你去见他或者送他。”

B:“他很忙,他的行程不能变动,你有丈夫,接待他及送他的人有两国的官员,要注意影响。”

“........”

正走神之际,一位翻译已经把剧本大纲给她读完了。

翻译是莫斯科电影学院的大二中国留学生,叫杨歌。

“玛丽娜?”

玛丽娜回过神来,很歉意地说:“抱歉,刚才我在想剧情,可以麻烦你再读一次吗?”

杨歌看都没看剧本,根据自已的理解把剧情大纲用流利的俄语讲了一遍。

并试探性地参与到了剧情讨论中,引导着玛丽娜说起了中俄表演上的差异,并提出了自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