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是个很传统保守的男人(第3页)
在舞会晚宴进行到后续时候,何晓才得以脱身,他虽然免不了应酬,也到底是有自己底线,他骨子里还是个很传统保守的男人。
要是是何雨柱的话,主动送上门那些,可不管那么多。
…………
解决了英吉利石油公司和在伦敦创立娄氏集团欧洲分公司港创资本后,何雨柱也回到了港城,这边也有不少业务在等着自己处理。
“笃笃笃……”
办公室门敲响,得到何雨柱允许后,门就被打开了。
许大茂作为何雨柱在港城助理,带着几个人走进来。
“董生,你好,欢迎你到来,请坐。”何雨柱热情招呼道。
“何生客气了,上门打扰您,实在是抱歉。”董健桦坐着在何雨柱对面,说道。
“董生实在是客气,娄氏集团欢迎所有港城华商上门洽谈业务事宜,这次你们有什么事情,不妨直接说。”何雨柱直接道,他已经提前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何生,你们现在也知道,我们东舫航运现在正在面临财务困境,是希望能够得到娄氏集团在资金上帮助。”
“你也知道的,家父今年才刚去世,但是在前两年时候,集团收购百万顿时大油轮,收购资产负债率达到83%。”
“家父当时是想要通过扩张船队来不断争取市场,我们经营状况良好,现在的财务困境是由于船队快速扩张。”
“东舫航运现在有一百余艘船,包括集装箱船,散装货船和油轮,还有三艘高级豪华游轮,目前,我们也想要收购汇德丰船运业务,希望何生能帮帮忙。”董健桦说道。
何雨柱没有说话,而是想着最近递交上来报告,他也一直在注意汇德丰航运业务,
怡合,大古,汇德丰,和记,都是港城四大洋行,以前牢牢占据着港城方方面面所有业务。
汇德丰好像是不如怡合,大古这样声名显赫,但其实是航运业巨头,作为老牌的英资洋行,1925年由英籍犹太人佐治马镫在沪上创办,经营航运和仓存。
1941年,太平洋爆发,公司将总部和船队迁至英吉利,战后其创始人在龙国义务根基,转而大力发展航运业务,也是希望能够在巨变时候尽快撤离。
1959年,佐治马镫退休,但发展航运,尽可能减少风险的方针被其子约翰马镫继承,却是让汇德丰衰退。
约翰马镫出生于1919年,12岁之前生活在沪上,1940年在剑桥大学取得文学硕士穴位,二战时曾服务英吉利皇家炮兵,1946年加入汇德丰伦敦分公司。
回港后,曾大幅增加对港城投资,通过收购地产,零售等业务扩张公司市场。
“董生,汇德丰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你想收购也不是这么简单一件事。”何雨柱提醒道。
汇德丰股权里面掺杂着华资,英资,不是只有马镫家族这一个大股东。
“董生你想要收购汇德丰也要别人愿意卖才好,不然,他们不情愿,现在我们一个巴掌也很难拍得响。”何雨柱又说道。
董健桦说道:“何生,现在是收购他们最好时机,汇德丰虽然有200多加子公司,多元化业务发展,但他们依旧是以航运业为主。”
“1967年,战争原因,埃及宣布封锁苏伊士运河,让欧亚航线不得不延长,对油轮需求巨增,马登家族在1972年时候,就把旗下上市公司钢业公司改组为汇德丰船务国际。”
“专门主要发展航运业务,在1974年时候,又与包钰钢组成汇德丰公司,马镫家族占据51%股权,但是,当时石油危机爆发,苏伊士运河重开,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汇德丰1973年时候经常性盈余曾达1.8亿港元,1974年下滑至6900万港元,75年又只有2900万港元。”
“当时,汇德丰主席约翰马镫就已经想要抛售这些业务,安排怡合,置地两大英商洋行在76年10月提出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