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要砍人了,家里安顿好才行(第2页)
江夏站起身,走到窗边,指着窗外庞大的厂区,声音清晰起来:“小刘,你仔细看看。红星机械厂,现在顶着个新名头,干着顶顶要紧的活儿。你看那些挂着‘红星’牌子,散在厂区边上的新车间、新厂房……”
“它们名义上还归红星厂管,叫分厂、叫车间,可实际上呢?它们各自有任务,有生产指标,有技术难题,甚至有的还在搞独立核算!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卫星,围着红星总厂这个中心在转,但又各自有自已的轨道!”
嗯,这个独立核算指的就是仍然忙得飞起的高压锅生产车间,哦,不,现在别人叫红星机械厂锅具分厂。
由于现在国内的规矩,这个厂名义上还属于红星机械厂,但它的核算体系是由外贸部管理,各种统计汇算麻烦得一匹。
杨祐宁桌子上的文件,至少有五分之一都是关于这个分厂的事。
“忙成这样只是表象!”江夏走回办公桌前,用力拍了拍那堆文件,“关键是他还在用管过去那个单一厂子的老办法,来管现在这个……这个‘总厂-分厂体系’!”
“过去厂里就一条主线,杨叔坐镇指挥,炮厂的精密机床卡壳了,发动机厂要论证新项目经费,高压锅厂那边原料又跟不上了……所有这些线头,最后都缠到杨叔这一张桌子上来!
他一个人,要当所有分厂的‘调度员’、‘技术员’、‘会计’甚至‘采购员’!他把自已当成了整个体系的唯一‘脑子’,事无巨细都要他点头画押,他能不‘没头脑’吗?他的精力全耗在这些具体事务的泥潭里了,哪还有功夫去思考整个体系怎么运转得更好?”
确实是这样,一个厂长责任制把厂内的大小事务都压到了厂长的身上。这让厂长获得相应的权利后,也带来的繁杂的工作流程。
小刘秘书看着那堆象征着无数具体事务的文件山,渐渐明白了江夏的意思:“你是说……红星厂现在,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以总厂为核心,?只是大家还没意识到,管理上还是老一套?”
“对!”江夏肯定道,眼中闪着光,“这个‘大联合体’已经有了自已的筋骨和血脉,各个部分都在运转,相互之间也有联系。但它缺少一套高效的‘神经系统’和‘指挥体系’,能让信息顺畅传递,让决策在合适的层面做出。杨叔现在干的,就是在用他一个人的‘神经’,去硬扛整个‘身体’的信号传递,累死他也扛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