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番茄轮番炒 作品

第721章 潜移默化改变的研究格局。(第2页)

同时也是是一本无形的避坑指南,让别人踩过的雷、趟出的路,成为后来者可以借鉴的捷径,彻底拒绝闭门造车、重复发明轮子!

值守的“小张们”虽然辛苦,却像高效的交换机,为千千万万个“伯龙”节省了无数在黑暗中摸索的宝贵时间。它更是一座无形的桥梁,无声无息地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技术尖兵,用知识的丝线悄悄串联起来。

所以,当江夏得知伯龙头顶“百家讲坛”的金字入口,手握“点菜”的便捷通道,却像个原始人一样,宁愿自已对着示波器熬红双眼、扣破脑袋,也不肯去敲一下键盘问问路时,那股邪火“噌”地就烧穿了天灵盖!

他苦心孤诣、见缝插针搭建起来的这条加速全国科研的“知识国道”,竟被如此暴殄天物!这操作,搁谁身上,能不骂一句“榆木疙瘩”?

(呃,真是苦心孤诣嘛?你确定这不是你偷懒不想写汇报资料,忽悠着大佬们去看电子版资料的缘由?)

括号里的话,是大老王想的。才不是什么正确答案……

至于你问,江夏搭建的这套洋不洋土不土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

兰英博士那边热火朝天的“三驾马车”(光刻机、扩散炉、真空蒸镀)不就是最响亮的答案?

就拿那扩散炉来说,东西是早就有,是制造晶体管、二极管的基础设备。但想用它来满足芯片制备对掺杂浓度和结深的超高精度、均匀性控制要求,不大改一番是绝对不行的!

悄悄告诉你个秘密:这次扩散炉改造,能啃下精确浓度控制这块硬骨头,关键就在于借鉴了“大小姐”项目里的核心宝贝,气体分离法的扩散动力学模型!

虽然应用场景不同,一个需级高纯度,一个需要精确浓度控制,但两者在气体分子如何在压力梯度下运动、扩散的底层物理规律上,却是殊途同归!

更妙的是,“大小姐”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天南地北,分散在好几个研究所。搁在过去,这种跨领域、跨地域的技术迁移,想都不敢想!

但这次,通过江夏搭建的这个“土论坛”,相关领域的大佬们被无形中“链接”了起来。

他们通过端口交流,最终竟成功地将气体离心法中关于流体动力学和浓度梯度控制的精髓,巧妙地迁移并应用到了扩散炉的掺杂气体精确输运和浓度控制工艺上!

而此刻,白头鹰那边还在举棋不定,纠结着到底是该选择开管扩散还是闭管扩散的工艺路线呢!

来,让我们继续说遥遥领先,遥遥领先,遥遥领先!

这才是真正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较于兰英博士这边协同研制玩得飞起,伯龙小年轻那边不就显得有些拉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