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腾飞的开始(第3页)
星海代工位于日本,会受到美国政府的打压。
但与此同时,也有着非常多的好处。
最直观的就是人才方面。
日本有着充足的半导体人才,星海代工可以直接上高端。
台积电在这方面就不行了,没有那么多人才。
所以台积电,现在只能接到中低端的芯片订单。
并且就算是中低端订单,也是英特尔等美国公司,出于压制日本的考虑。
这方面,后世中国顶级芯片代工工厂建设人才,中芯科技创始人张汝京,应该有着同样的感受。
他一开始想选大陆地区,但苦于没有足够人才,只能先走湾湾曲线救国。
结果就是,他被公司董事会背刺,被台积电张忠谋狠狠地上了一课。
湾湾公司,一点也靠不住。
不过张汝京也算有所收获,几百位代工方面人才,跟着他回到祖国大陆。 以后的日子虽然多有波折,但大陆的芯片代工总算勉强跟上。
不像前世的日本,这方面基本全部沦陷。
“那就好,那就好。”
竹下雅人很高兴,晶圆代工产业总算是崛起了。
未来就算无法压制白头鹰扶植的台积电,也可以靠着自家和大陆的订单,活的有滋有味。
仔细视察一圈后,三人来到小池淳义办公室。
“小池桑,你说我们明年投资一座8英寸晶圆厂,怎么样?”
当下6英寸晶圆厂还是世界最先进芯片生产线,但马上就不是了。
英特尔投资的8英寸晶圆厂,很快就要投入使用。
星海代工要是不想落后,就只能选择跟上。
郭士纳迎合着说:“我觉得很有必要。”
“英特尔、德州仪器、摩托罗拉等公司,都在建设8英寸晶圆厂,我们已经落后很多。”
当下电脑的微处理器,也就是cpu,还处于百家争鸣阶段。
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等大型科技公司,也保有这方面业务。
只不过普及度方面,都远不如英特尔。
所以英特尔建设8英寸晶圆厂,这些芯片企业纷纷选择跟进。
预计明年,最少会有10座以上8英寸晶圆厂投入使用。
星海代工此时选择进入,属于是刚刚好。
一方面有英特尔等公司的成熟技术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建成就会有大量订单。
“明白,我听会长和社长的。”
小池淳义虽然不喜欢负债经营模式,但他更看重企业规模,自然不会出声反对。
很快,三人达成一致。
明年,星海代工再兴建一座8英寸晶圆厂。
“对于晶圆厂选址,大家有什么想法?”
很长一段时间,8英寸晶圆厂都不会被淘汰。
竹下雅人希望换个稳定点的新地方,而不是继续留在日立市。
这里是日立公司的大本营,不适合长期停留。
“我觉得熊本地区很不错,有许多科技公司和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
小池淳义早就想搬走,第一个提出意见。
他才是,最能感受到日立公司影响力的。
“熊本确实不错,但我更推荐静冈。”
“这里位置适中,水源也较为充足,很适合建设晶圆厂。”
郭士纳也有自己的想法,不希望子公司星海代工距离总部太远。
“静冈确实不错,但需要再等等。”
“我的意见是,先在我老家投资一座晶圆厂。”
听到静冈的一瞬间,青年确实很心动。
但他很快想到,不久后会发生的阪神大地震。
静冈距离大阪神户比较近,工厂可能受到影响。
自己现在的老家神奈川县,完全不一样。
一直到2024年,都不会有大的地震。
此外,还有政治方面考量。
一座最新的晶圆厂,类似于后世中国的面板厂,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就业和消费。
竹下雅人在老家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神奈川县,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
“恰好本地政府想要开发西南地区,我们也能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本章完)